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这一传承600年的农耕文化盛宴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一习俗相传由明清时期延续至今,已成衡东县草市镇的特色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传承600年的农耕文化盛宴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镜头里的『泉湖二月八』
树苗不错,现场成交
挑选斗笠
大人小孩都开心
蓑衣也有卖?

  ■文/本报记者   周瑞华

  图/通讯员  陆  昕

  本报讯  又是一年“二月八”,衡南县摄影家协会部分会员相约前往泉湖镇,用镜头记录这一传承600年的农耕文化盛宴。

  3月20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泉湖镇。离该镇还有几公里,车辆就排成长龙,只能走走停停、缓慢移动,感觉比以前举办“二月八农耕文化节”车流还多。打听得知,原来,去年因疫情防控停办“二月八”,今年人流有了极大增长。

  终于赶到了镇里,记者看到赶集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正像以前一个节目中说的那样:蓑衣被人穿、长凳被人扛、撮箕被人用、笸箩被人挎、犁弯被人笑……现场买卖各种各样物品的都有,有人抱着凳子、有人拿着树苗、有人提着簸箕,还有人扛着刚买的木楼梯艰难地在人流中穿行,大人小孩,老老少少,个个喜笑颜开。天气也给力,没有下雨。人流中不时可以见到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他们手举相机,正在抓取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记录这一农耕文化盛宴。

  相传,元末明初,衡阳连年干旱、民不聊生。天上神仙寿佛爷路过心生怜悯,在泉湖施法降雨、普救众生。衡阳百姓为了感恩,修筑寿佛爷庙,在寿佛爷生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初八,拜谢寿佛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今传承600年的“泉湖二月八”民俗文化品牌,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镜头里的『泉湖二月八』
春分时节 “赶分社”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镜头里的『泉湖二月八』 2021-03-22 2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