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仍增长2.3%,为陷入深度衰退的世界经济带来难能可贵的亮色。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在全球疫情下领跑复苏的中国经济走向备受世界瞩目。在众多海外观察人士和媒体看来,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缘于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精准施策的宏观调控以及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防疫高效
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关键在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成效显著。
2020年,中国经济一季度下滑6.8%,二季度由负转正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走出一条漂亮的V形曲线。中国还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迅速有效的防控措施帮助中国控制住疫情,使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哈伊里·图尔克也认为,有效应对疫情是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的重要因素。
南非知名投资公司埃菲西恩特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鲁特说,近年来中国实施了正确的经济政策,疫情发生后又坚持推行严格的防控措施,这对中国经济强劲反弹起到决定性作用。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认为,在疫情冲击下,非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以学习中国实行严格的防疫措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以及进行结构性改革等做法。
今年春节中国消费市场“牛劲十足”。肯尼亚技术大学经济学家肯尼迪·鲁泰雷表示,春节期间销售旺盛是中国疫情防控有效、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的有力体现。
调控精准
历年两会都是观察中国宏观政策走势的风向标。多国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领跑复苏,得益于宏观政策精准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疫情下,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指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成为经济率先复苏至疫情前水平的主要经济体,原因在于中国成功控制住疫情,并实施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障了经济活动快速复苏。
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及金融措施,帮助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财政政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为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创造了适宜的金融环境,有针对性的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带动民生指标向好。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促进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是高科技驱动经济增长,二是以高质量增长为导向的经济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说。
继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在疫情冲击下展现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再度赢得称赞。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表示,中国经济在历次面对重大危机和外部压力时屡屡化危为机。
开放加速
中国经济领跑复苏,离不开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和促进。2020年中国外资外贸“双丰收”,正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大互利共赢的力证。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中国对外资持续保持吸引力,缘于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投资便利化措施。
欧盟统计局2月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中欧数字协会联合创始人兼主任克劳迪娅·韦尔诺蒂说,全球经济持续萎缩之时,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需求强劲,为欧洲出口商提供了安全网。在欧洲主要国家接连实施封锁措施防控疫情之际,欧洲也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电子产品和卫生防疫物资。
“中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阿根廷拉丁美洲中国政治和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迭戈·马佐科内说,经济复苏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外贸活跃度,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供应链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国际市场提供支撑,促进国际贸易。”奥努纳伊朱说。
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认为,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走与各国携手发展的道路,让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共享发展机遇。这种强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对于各国克服疫情危机、重塑疫后经济十分重要。
中国经济的高效治理和多边主义特质,赋予其巨大活力和强大动力,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相关链接:
外商投资法 实施一年多成效显著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介绍了外商投资法贯彻实施一年多的情况。
臧铁伟说,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的背景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外商投资法,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外商投资法实施一年多以来,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营造了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有力保障我国利用外资在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挑战下逆势增长4.5%,引资规模和全球占比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1万户,助力‘十三五’圆满收官。”臧铁伟说。
臧铁伟表示,实施外商投资法成效显著,呈现“五个更”的特点。
外资准入更自由。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实施,限制措施得到压缩。同时,投资主体选择更加自主,外商投资法为中国自然人直接参与外商投资打开大门,2020年外国投资者与中国自然人合资新设外资企业近9000家。
投资活动更便利。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审批备案,实施信息报告制度,外资企业设立管理环节“两道变一道”。进一步简化外资项目备案和核准手续,优化外资项目全流程服务。
服务体系更健全。在国务院外贸外资协调机制下组建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服务体系。中央层面帮助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突出的防疫物资短缺、跨境物流不畅、上下游协同复工等困难问题252项。
权益保护更有效。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编制公布各地投诉工作机构名录,外资企业投诉渠道更加通畅便捷、流程更加清晰可操作。
市场竞争更公平。外商投资法为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提供坚实法律保障,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制止涉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秩序。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