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功
春节又叫过年,它隆重而来,悄然而去。
小时候,过年了常听大人讲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盼过年,大人们盼种田,却不知其中的深意,现在年纪大了才真有了体会。
小孩盼过年,说的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中能吃点荤腥是有次数的。那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也只有春节三十年夜饭可放开吃,大人们不制止,吃得很过瘾。到了初几待客你就不能放肆吃了,虽然这样还是很开心的。大人盼种田,说白了就是只有种田才有收获,才能吃上饭啊。这句话中还隐藏一句就是大人怕过年。儿时想不到,现在有体会了。过年大人最少有两怕啊:一是怕花钱。过年了要让孩子们吃上顿饱的,正月要待客、抢(请)春酒,这些都要准备食材,那时候(我的记忆在上世纪60—70年代中期)虽只备鸡鸭鱼肉这些主要食材,但一般人家里都难得有几块钱啊。大人怕,怕的就是借不到钱备不上菜,亲戚朋友来你家拜年没得东西招待丢人啊。
现在过年了小孩子盼吗,我不知道,起码他们不盼吃了,天天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只听到“拜年拜年红包拿来”的欢叫声,他们还是盼过年,因为有红包。大人怕过年吗?怕。起码我是有体会了。怕什么呢?因人而异啊。有人怕花钱。现在虽然较过去富裕一些了,但过年的开销较过去大多了。一是食材涨价,一到过年涨得猛。今年春节我在祁阳过年,体会到了物价高,羊肉60元/斤,牛肉、猪肚80元/斤,猪腰、猪舌50元/斤。二是红包涨了,过去是用元计发,现在要翻上百倍了,还有千倍的。一般普通家庭过个年也要花上七八千吧,在有钱人看来这是小意思,但对农村家庭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了。有人怕累。过年了很热闹,但热闹中少不了累。先说肠胃累。春节里大拜年,不管走到哪一家都得吃吃喝喝,过去大都喝自家酿的米酒等,划媒猜拳兄弟好、四季发、五魁首、全家福,喊五喊六不亦乐乎,从中午喝到晚上喝得人人舌子打摞。现在喝酒文明了不强劝酒,但喝的是高度酒一日三餐也难受。再说身手累。请一次客从买菜到洗切煎炸烹炒,到上席招待客人收场洗碗收桌搬凳,吃一餐饭要辛苦一整天。这中间小孩年轻人只管玩手机不会帮手的,初四我舅、姨、老表来给我娘拜年,我招待一餐累得我腰酸腿痛的。有些客家多的还要连续作战,那累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辛苦是辛苦一些,但亲戚间见见面热闹一番,联络了亲情。娘很开心,大家很开心,我也忘记了腰疼,乐在其中。
这就是春节,这就是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