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小军
本报讯 1月25日下午6:15,随着选考科目生物的考试终了铃响起,为期三天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落下帷幕。据悉,本次适应性考试衡阳市共有报考考生51957人,共设41个考点。其中市区设7个考点,分别是市一中、市二中、市五中、市六中、市八中、市铁一中、市船山英文学校。
此次适应性考试完全按照高考标准组织实施,是为了让广大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提前适应新高考而特意设置。昨日,随着最后一堂考试结束,在市铁一中学考点,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考点疫情防控组、安全保卫组的工作人员立即有序疏散考生,提醒考生不要聚集。为组织好考试,市铁一中学考点严格按上级要求组考,确保考点零意外、零事故。针对全市日语考生集中在市铁一中学参考的特殊情况,该校将日语考生的考场集中在一栋教学楼,同时对监考老师进行额外的专项培训,确保日语听力播放效果达到最佳。另外,考虑到不少日语考生来自县区,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让他们吃、住在学校,真正做到了关爱每一个考生。
考试结束后,市铁一中学高三年级457班的廖俊棋、朱延超、张逸成等同学表示,此次考试数学题型变化大,出现了不少新题型,且题目难度偏大;语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英语与选考科目的题型相对常规,难度偏易。
针对2021年高考备考,市铁一中学教学副校长胡建石提出了五点建议:1.一定要夯实基础,梳理好主干知识,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知识;2.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3.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阅读能力;4.拥有良好的考试心态,有不适应的情况也属正常,及时调整即可;5.要充分重视此次考试显现的命题趋势,认真总结个人在考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争取在今年高考中考出最佳水平。
提醒 重在适应新高考模式
业内专家表示,考生在演练过程中,重在熟悉适应“不分文理,必考+选考”的新高考模式以及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虽然正式高考的试题结构和题型题量与模拟考试相比会有所变化,但是模拟考试对正式高考的备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考生可以根据联考成绩了解本人的大致水平,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专家还提醒考生,要了解新高考赋分机制,弄清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规则等,并根据模拟成绩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今年起,我省正式实施新高考。按照新高考方案,湖南将实施“3+1+2”模式,高考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为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为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转换后的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