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海强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市人大代表陆冬生认为,要研究目前制约救援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提升救援能力的对策。
现阶段我市存在救援机制不完善,部门联动不紧密;救援物资不足,基础设备不齐;救援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特别是近年各行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引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但我们的救援队伍并未及时跟上步伐。尤其是缺乏掌握当代新技术专业人员,急需引进新血液注入新力量。
为此,陆冬生建议:完善救援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市政府在相关文件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救援机制,出台因地制宜的地方性文件,明确各部门在应急救援方面的职责,保证救援工作有序开展;增加资金投入,补齐基础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迅速,现有的基础设备虽然能满足基本的救援,但在大型或紧急情况下救援能力非常有限。市政府应增加应急救援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基本设备设施,及时更新高科技救援设备,提高救援战斗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强队伍专业培养。地方政府专业救援队伍单一、人员极少,多年来少有新鲜血液加入,队员的救援能力跟不上时代要求。市政府应重视救援队伍建设,除应有的专业队伍外,还要组织社会力量组建专兼职社会救援队伍,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好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