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言:
苹果和梨子 张方白
红高粱 夏洁
遗失的文明 谭喜生
茶迹 孟宪文
溟 谭亚平

  2020年衡阳市油画学会第二届油画作品双年展以“初心”为主题,坚持为衡阳及衡阳籍的油画艺术家打造以包容、创新为宗旨的学术平台,倡导油画工作者不忘初心勇于文化担当的精神,以油画创作表现衡阳人民生活的变化与对美的追求。以新时代、新生活为根本,胸怀不负时代的使命意识,为衡阳油画艺术的繁荣与文化强市的建设作出学会应有贡献。以庆祝衡阳师范学院申硕成功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以衡阳师范学院为基地,着力提高衡阳油画创作的学术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力校园视觉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现主义与中国表现(代序)

  ■林乐伦

  最近,张方白策划的“中国表现”研讨会暨“中国表现”第一回展在上海成功举办,在当代艺术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表现”成为热搜话题,“表现主义”一词便自然链接出来,因为没有“表现主义”,便没有“中国表现”。

  “表现主义”最先源于十九世纪末的西欧,二十世纪初德国开始盛行并影响世界当代艺术。作者追求主观主义的艺术表现和自由主义的精神追求,于是,产生对客观事物和形态的夸张变形甚至怪诞和扭曲,以发泄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和失望。无序而混乱的社会是滋生“表现主义”的现实背景,但更重要的思想背景,是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思想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表现主义”画家,是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这与后来许多变异的一味追求怪诞和惊怵的画家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国表现”其实可以追溯到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老一辈艺术家,如林风眠、常玉、关良等,但真正意义上“中国表现”的形成应该是经历85思潮、政治波普发展阶段后的近二十年。而最有影响的一位代表人物是践行者画家张方白,另一位是助推者理论家彭锋,这两位都是衡阳人,而且都是从衡阳师院出去的。可见,谈当代艺术,谈“中国表现”,是不能忽视衡阳的。

  本次展览,冠名“初心”,窃以为与“中国表现”是相通的,因为“中国表现”的初心,一是要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其次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最后要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中国表现”在世界当代艺术中形成“中国现象”。

  从这次展览的80余幅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整体的展览定位和主题思想还是与“中国表现”相契合的。是一个有探索、有思想、有追求、有情怀、有高度的画展。真正的“中国表现”是需要许多这样的展览作基础和后援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前言: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前言: 2020-12-26 2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