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明达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启幕。那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2021年春运旅客量相比往年如何?哪种出行方式更受旅客欢迎?热门城市有哪些?春运还有哪些注意事项?昨日,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你的出行有所帮助。
“春运潮”越来越“淡定”,高铁和航空仍受青睐
记者查阅了市交通部门近五年来的春运数据,发现我市“春运潮”越来越“淡定”了,发送旅客量从2017年起,呈每年递减趋势。
2016年春运,全市共完成客运量1009.14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769.24万人次;水路客运量31.97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205.19万人次;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74万人次。
2017年春运,全市共完成客运量1173.08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724.77万人次;水路客运量31.42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412.23万人次;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66万人次。
2018年春运,全市共完成客运量1144.23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650.59万人次;水路客运量31.22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415.25万人次;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17万人次。
2019年春运,全市共完成客运量1129万余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656.59万人次;水路客运量32.26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430.04万人次;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94万人次。
2020年春运,全市共完成客运量507.67 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256.19 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0.44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233.04万人次;南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万人次。
根据近五年来的春运数据不难发现,公路、水路客流量不断减少,而高铁、民航等“高大上”出行方式越加受市民热捧。这说明随着衡阳人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对旅途出行的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同时,市交通部门综合分析表示,2021年春运全市客运量约900万人次,但高铁和航空等出行方式仍会成为更多市民出行首选。
铁路节前高峰集中在1月中下旬,“广深长”旅客最多
结合衡阳铁路部门历年发送旅客数据,旅客出行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是广州、长沙、深圳、永州、株洲、郴州、上海、南宁、杭州和桂林。南岳机场方面,春运期间最受旅客青睐的城市前10名,分别是北京、海口、成都、昆明、上海、重庆、太原、杭州、三亚、泉州。公路客运则主要集中在衡阳市周边县(市)区。
据了解,衡阳春运铁路客流主要分为两批,一批是前往长沙、永州、株洲、郴州等省内的探亲流、旅游流,另一批主要是前往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务工流。航空客流以旅游流和探亲流为主,热门城市多为旅游城市。
交通部门分析,2021年春运期间,全市客流仍以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为主。形成节前学生流与务工流集中到达,节后学生流与务工流错峰出行的趋势。铁路方面,节前出行高峰集中在1月中下旬,届时学生流与探亲流集中出行;节后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16日至24日(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三)、2月27日至3月3日(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预计节后最高峰分别出现在2月17日(正月初六)和2月27日(正月十六)。
航空方面,节前出行高峰期为2月10日至12日(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一),返程高峰期预计出现在2月17日(正月初六)、2月18日(正月初七)、2月26日(正月十五)、2月27日(正月十六)。
火车站、高铁站全面推行电子客票,机场禁止携带物品请看仔细
需要提醒的是,高铁衡阳东站、衡阳火车站先后于今年1月和6月开始实施电子客票,衡阳已全面驶入“电子客票时代”。这意味着,明年春运期间,旅客在两站乘车时可直接刷身份证进站乘车,将极大提升进出站效率。另外,如果旅客所持证件无法通过自动检票闸机,该站还人性化保留了部分人工核审通道。
此外,衡阳火车站自动售票机已开通退票功能,高铁衡阳东站自动售票机计划于明年春运前开通退票功能。凡是“非现金支付且未打印报销凭证”的电子客票均能在自动售票机办理退票手续,可免去人工窗口排队退票的烦恼。
据介绍,电子客票退票具体有5个步骤:第一步,主页面点击退票功能,跳转后点击下方,退未打印的车票;第二步,将身份证放在机器识读区域;第三步,勾选要退的车票,核对后点击右下方确认退票按钮;第四步,核对原票票款、退票手续费、实退金额、退款方式,确认无误后,点击下方确认退票按钮;第五步,退票成功,收取退票回执单,最后请记得拿回身份证。但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该站自动售票机自行办理电子客票退票手续:现金支付的车票;已取报销凭证的车票;错后改签的车票;过点没赶上车的车票。
南岳机场方面则提醒,春运期间旅客与日俱增,为避免旅客因携带超规随身行李、违禁物品而影响登机,保障乘机旅客安全、顺畅出行,请旅客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有关规定,乘机时不得随身携带或在手提行李、托运行李中运输打火机、火柴,否则将面临公安机关5000元以下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此外,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物品等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托运。
最后,为了所有市民平安出行、健康出行,市交通部门建议广大民众,在冬季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这些良好卫生习惯,尤其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员集中的密集场所,出现可疑症状后,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并及时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