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虎(陕西西安)
小慧刚大学毕业,应聘在我们公司做行政文员。初来乍到,为了快速融入新圈子,小慧主动把本部门的活全都包揽了下来。最开始,大家都还挺客气,道一句“谢谢”或“辛苦了”,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不仅没了客套话,还主动吩咐小慧做一些“分外事”。
月末,小慧忙得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主管刘姐走过来说:“下楼帮我买杯咖啡。”小慧顺口回应道:“刘姐,我正忙着呢,你让别人带一下吧!”刘姐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半个小时后,小慧忙完去茶水间倒水,听到几个同事在议论自己。先是刘姐的声音:“这丫头也太高傲了,我不过让她带杯咖啡,就说自己忙。”接着另外的声音:“就是!每天早早来公司打扫卫生,故意给领导看”。
小慧委屈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跑过来向我倾诉,说她待不下去了。
“我不是提醒过你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我安慰她:“你为了融入大家,把姿态低到尘埃里,其实你越是卑微,别人越不把你当一回事。记住:不要当免费的好人,让自己活得太‘廉价’。”
小慧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好友梅子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梅子是一名知名心理咨询师,从研究所辞职后,准备开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因为新公司还在装修,热心的梅子便发了一条朋友圈,说闲暇时可以做一些无偿的心理咨询和疏导。
消息发布后,立即有很多人加了梅子的微信,各种困惑层出不穷。心理咨询是一个不断交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不断有人加微信,抛来新的问题,打断正在进行的咨询,导致处理问题的效率非常低。梅子见短时间内无法逐一回复,就告诉对方先把问题描述清楚,自己有空时再答复。
那段时间,梅子既要盯着公司的装修进程,又要回复微信上的各种咨询,身心疲惫,累得快要虚脱了。
这时,问题出现了。一天,梅子无意间发现有人在群里骂自己:“什么破心理咨询师?加完微信就不理人了,大骗子!”说完公布了名片,让大家擦亮眼睛不要上当。还有一个人,大半夜连发几十条语音微信,诉说自己的苦恼,请求帮忙。那天梅子非常困,回复道:“不好意思,今天太晚了,明天再说好吗?”结果早上起床,手机上全是谩骂声。
这两件事让梅子的心狠狠震惊了一下,她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好心,却换来别人的恶评和谩骂?于是去请教导师。
导师说:“因为你提供的是‘免费服务’,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你付出的是一种‘廉价’劳动力。既然如此,当我遇见困难主动咨询你时,是我瞧得起你,帮我解决问题就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梅子沉默了,并开始反思。第二天,她就把个人签名修改了——有偿心理咨询,敬请预约,按时收费。
如今,梅子的心理咨询中心生意非常火,预约的“病人”应接不暇。那些花了“高价”前来咨询的客户,都非常尊重梅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一直让自己过得很便宜,别人眼里的你,也很便宜。”生活中,但凡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很少会被人尊重和珍惜。
当然了,不要做“免费”的好人,并不是说不要做好人,而是做一个能收获尊严、被人尊重的好人。这样,我们“无偿的好”才会被人珍视和感恩,我们的付出才充满了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