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论郭林春《欲望流年》与《碎梦慢养》
~~~——读叶梓《陇味儿》
~~~
~~~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章取“议”

  1.我写小说时,从不考虑第一句或开头重不重要,一旦预设了结尾,就从脑海冒出的任何场景开始。比如,想到人物过马路,我就马上写下它。等这个开头慢慢牵出情节或故事,发现需要让开头变得不可或缺,该怎么办呢?不难办!你可以让人物再过马路,甚至多过几次,让过马路对人物产生影响,让过马路成为推动情节或故事发展的秘密之一。这样一来,开头自然就变得不可或缺。

  按照老掉牙的传统说法,如果你前面提到墙上挂着一把枪,后面就要设法让这把枪开火,目的是把已写的普通场景,变成看起来十分巧妙的伏笔。用这个思路来写开头,就是我说的方法,怎么开头也就不重要,关键是如何通过后续的写作,让开头变得不可或缺。这样写作的实质,就是苍蝇的试错策略,因为写作过程中你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通过重述或改变小说的方向等,弥补已写部分的不足。     

  ——黄   梵  说

  2.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散文被禁锢了,文体也被禁锢了。比如我们强调“形散神不散”,强调散文只能简约、只能抒情,这些都不对。现代散文开始向大散文靠拢,也就是向中国古代的散文靠拢。在古代大散文观念下,小说、诗歌、戏剧之外的文章都可以叫散文。

  现在,很多人把散文弄得很窄,其实大可不必。古人诸葛亮的奏折,前后出师表,都是优秀的散文,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公文。我们还是应该学习这一点,向古人学习,写出自己满意的好文章来。文体是可以多变的。然而,好文章难得,难于上青天,非常难写。

  ——王   彬  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展示新时期 中国农民的奋发和努力
人间至味是寻常
如何传承并发展传统古诗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段”章取“议” 2020-12-18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