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离160年后,“骏马”昨日归园
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马首铜像在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陈列展出。

  160年前,圆明园惨遭焚掠,自此下落不明的马首铜像,于2020年12月1日回归故园。国家文物局当天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宣告这匹“骏马”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马首铜像的“回归之路”凝聚了多方努力——2007年,它现身拍卖市场,被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出资购回;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下,何鸿燊决定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在捐赠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宣布,要送马首铜像“回家”,回到原属地圆明园。

  刘玉珠介绍说,一年来,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各有关方面选定圆明园正觉寺作为展示场地,确定文殊亭作为马首展区,并且克服疫情影响,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使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

  12月1日,《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亮相正觉寺。展览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个单元,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100组件,将作为正觉寺基本陈列持续展出。

  A

  “马首”回家,从回归到入藏

  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这也符合世界考古界的惯例“文物最好能回到它的母体”。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海晏堂阶前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喷水池,水池左右便是呈扇面八字排开的喷水装置。这组装置由英国传教士、大清宫廷画师郎世宁领衔设计,最开始的水龙头是一群西洋裸体美女,乾隆皇帝觉得“这可不大和中国的风雅”,因此改为了十二生肖的人身兽面铜雕。据考证,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从此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昼夜都会隔一个时辰(2小时)依次从口中辍流喷水,正午时刻,还会一齐喷水,被称作“水力钟”,景象蔚为壮观。喷泉以西洋水力钟为原型,依水力驱动自动运行,设计精妙,是海晏堂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中,午马喷泉的主要构件。马首铜像以分铸法、失蜡法和铆接工艺等多种技法制作,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其材质为精炼红铜,色彩深沉厚重,历数百年风雨而不锈蚀。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抢掠焚毁了圆明园。12尊兽首从此身首异处,流失海外。

  2007年,澳门商人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宣布捐赠国家。此后,马首铜像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为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

  12月1日的入藏仪式上,马首铜像终回故土。记者看到,圆明园马首被赫然置于圆明园正觉寺的中间。

  正觉寺位于圆明园三园之一的绮春园的正南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因北墙外的一条小河挡住了疯狂的火舌,幸免于难,部分建筑和古树留存至今。

  B

  “马首”回家,归来不是终点

  “马首回家,汇聚了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社会各界的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树立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他指出,马首归园,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圆明园流失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50周年,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我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成果丰硕。但对于国际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比如圆明园流失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回归之路尤显艰辛漫长。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我们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将促进历史流失文物返还作为重点方向,推动文物流失国与文物流入国相向而行,共同探讨妥善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贡献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同时,马首归来,已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文化遗产。刘玉珠表示,归来不是终点,如何做好文物利用下半篇文章,发挥其独特作用,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才刚刚破题。圆明园是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他期待圆明园讲好马首回归的“中国故事”。

  据透露,70余年来,在中国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下,已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C

  “马首”回家,其余兽首何在

  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其中猪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于2003年出资购买后送归国家。

  目前,十二兽首铜像中已有七尊回归中国,另五尊仍下落不明。

  这七尊兽首铜像的回归时间及收藏馆所如下:

  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斥资3300万港币购得虎首、牛首和猴首铜像。这三件圆明园兽首铜像现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藏家同意将猪首转让给该基金。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其后转赠保利集团,现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据悉,这也是目前唯一以公益方式回归的圆明园兽首铜像。

  2007年,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宣布捐赠国家。该兽首铜像回归原属地,由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其余的蛇首、鸡首、狗首、羊首、龙首铜像下落仍不明。2018年12月曾有疑似圆明园龙首铜像现身海外拍卖会,但其真伪仍存疑。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流离160年后,“骏马”昨日归园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流离160年后,“骏马”昨日归园 2020-12-02 2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