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晴川 蔡 斌
11月30日,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950名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00个先进集体、120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荣获“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该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杨宏发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及“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该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吴媛、胸心外科护士赵静荣获“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周密部署
多措并举抗大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华大学附二医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1月17日,成立了由书记、院长挂帅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和救治组,及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1月23日,17名医护人员组成志愿应急服务队,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1月25日,医疗队整装出征,驰援湖北黄冈。经过58天的艰苦努力,援助黄冈医疗队交出了一份医护人员零感染、出院病人零回头、医疗工作零投诉、安全生产零事故的高分答卷。
2月2日起,南华大学附二医院先后派出7名医务人员支援南华医院。2月11日起,分多批选派新冠疫情防控省级专家组成员奔赴邵阳、娄底、永州等地市州定点医院,支援当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省卫健委及受援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高速公路口检疫点、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等处,更多的南华大学附二医院医务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
在医院门急诊,采取三级预检分诊模式,设置发热门诊,门急诊设置单一通道,出入口分开,所有病区取消探视,实行单人、单间收治,对住院患者进行CT排查,如有必要则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成立互联网线上新冠肺炎咨询专家团,免费为广大民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成立物资工作组,对防疫物资实行专人入库管理,严格审核申领,既全力保障临床一线的合理需求,又不浪费稀缺的抗疫物资。
自2月13日起,医院合理、有序开放门诊,严把入口关,要求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市民进行体温检测,扫健康码、佩戴口罩。开诊初期严格执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利用预约平台分时段预约就诊,避免门诊患者集聚现象,确保一人一诊一室;对发热患者及正常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筛查,确保医疗安全。
舍己为人
交出抗疫合格答卷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南华大学附二医院涌现了许多感人故事。
1月25日是正月初一,杨宏发、赵静随湖南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黄冈。 杨宏发冲在最前面,首次进隔离病区,就收治了11名新冠肺炎患者。在整个防疫进行到“攻坚”阶段时,湖南医疗队决定组建ICU。杨宏发再次主动请缨,申请加入ICU团队。在ICU工作期间,他做了胸腔闭式引流、动脉置管、气管插管等高危操作,并参与了黄冈地区第一台ECMO的植入。在队友身体不适时,他主动帮助分担,体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月21日,《湖南经视新闻》报道了杨宏发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抗疫事迹。
在号称黄冈“小汤山”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赵静所在医疗队接管南一栋东五区。54张病床,在1月29日当晚开科12小时内全部收满。在这里,赵静及队友们不仅仅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患者的亲人、卫生员、守护者。赵静始终坚守在隔离病房一线,每天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不吃不喝不拉,在隔离病房坚持工作8个多小时。在每天做好疾病专科护理的同时,还要给高龄老人擦身、喂饭;根据患者病情开展耳穴按摩、呼吸操、中医肺康复、手指操、视频互动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疏导,用爱心、细心、耐心做到了“以我所学,护你周全”。
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吴媛在接到抗疫号召后,提前结束休假,把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送到孩子阿姨家、5岁的儿子送到乡下外婆家照看。回到科室后,配合科主任迅速组建新冠核酸检测小组,负责祁东县、衡山县、高新区等地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人、发热门诊病人以及市公安系统人员的新冠核酸检测。在早期防护资源紧张和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她和同事利用影像胶片自制防护面屏,穿上纸尿裤尽量坚持长时间工作,减少防护服使用率。
在全国多地陆续爆发疫情时,吴媛作为湖南省医疗检测队的一员,积极服从安排和调遣,多地辗转,先后前往北京垂杨柳医院和新疆喀什市人民医院东城分院,支援两地新冠核酸检测。在北京期间,完全满足应检尽检、复工复学、愿检人群等的检测需求。在新疆期间,她与队员24小时人停机不停,日均完成6500次测试,共完成5万余份检测。他们的工作,多次受到当地医院及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疫情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救死扶伤的誓言,众志成城,把抗疫责任扛在肩上,舍小家为大家。支援黄冈的医务人员、支援省内的专家、支援北京和新疆的医疗检测人员和留守医院开展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都出色完成了任务,在疫情防控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