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本报讯 12月1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1—10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70987户,同比增长15.9%。其中,新增企业77224户,同比增长16.07%。市场主体和企业总数均居全省第2位。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产业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
为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我市按照“两网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的总路径,积极建立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筛选14条在省内外具有比较优势和影响力的产业链,推动每条产业链构建“一位市级领导、一个承载主体、一个行业协会、一家金融机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一个联合党工委”的“六个一”组织架构。为完善产业链运行体系,我市还建立了“一月一联系、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讲评”的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每一条产业链建设和发展的最新动态。
同时,我市狠抓重要环节,坚持以“育苗、入规、升高、上市、扩面”为总揽,深入实施“千家万户”行动计划,推动市场主体实现跨越式增长,加大企业入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力度。举办“船山论坛”活动,创新成立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建立“四个一”的上市挂牌推进工作机制。1—10月,新增“四上”企业353家,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5家,排全省第2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引导6733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筛选45家上市后备企业、100家企业上市培育企业。建衡实业荣获第六届省长质量奖,市场活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