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
据《湖南日报》报道,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日前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通知,要求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效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在这份新出台的减负清单中,明确“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各类群团组织、社会团体、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面向中小学校开展评比创建活动。”“未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不得开展各种‘小手牵大手’活动,不得要求教师参加各类社会性评比、知识竞赛、文艺汇演、主题征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活动。”“不得强制要求中小学教师下载安装、注册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类App,关注微博、微信公众号,参加点赞投票、人物评选、打卡签到等,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不得提出参与率、达标率等硬性要求。”“不得简单将开会发文、填表报数、成立专班、台账记录、制度上墙、工作笔记、内刊简报上稿、微信关注等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QQ群、政务App、微信工作群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学校、教师实际工作的评价,不得对资料编制和装帧提出繁琐要求。”通知明确各地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这份减负清单,十五条内容,满满的干货。这张减负清单,直指涉及教育、学校和老师的多余的附加的任务和工作,指向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务求把老师的负担减下来,想来会得到学校和老师叫好、拥护。
前段时间,网传一名家长怒退家长群的视频,原因是“老师要求家长批改孩子作业,辅导功课”,家长发出“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之问。江苏、安徽等省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批改作业是老师之责,不能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受到吐槽,这也让老师感到“委屈”,说是一些不必要的校外考核、创建、评优等活动,过多占用了老师的精力和时间,以致无法集中精力抓主业、搞教学。
湖南这份减负清单通知,还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开展班主任工作、教案制作、作业批改、教师家访等考核评价,杜绝形式主义。清单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清晰地划出了无关老师和教学的考核评选、创建创优等活动的边界,切实把老师从与教育教学无关无效的事务性活动中解放出来、解脱出去。减负清单的背后,更有着减轻不必要负担,让老师回归课堂去专注教学,深耕教学主业的内涵深意和现实要求。
通过减负清单,能厘清校内与校外、社会与学校、教学与非教学及非必要活动的边界。减轻负担之后,让老师更多聚焦主业、专注教学,把精力放在教学育人上,把时间用在备课授课、学业辅导和批改作业上,让学生学在课堂,内容消化在校内。笔者认为,这样的减负一定是老师喜欢,家长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