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海强
本报讯 11月17日,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赴常宁调度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时,同行的市县工作人员深入该市示范建设学校调研后得出共识:“常宁版画和剪纸很有特色,一定要让这些好艺术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常宁版画和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常宁版画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宁因此被誉为“版画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第一批市级示范建设学校常宁市双蹲小学和泉峰街道中心学校,记者看到,留守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在精雕细刻版画作品。墙上挂出的留守儿童的版画作品拙朴自然,刻画的本土风情、乡村变化与奇思妙想,带给远离乡土的城市人多少意外惊喜。双蹲小学展出的留守儿童的剪纸作品,让绚丽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孩子们手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在推进“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市县级示范点建设中,常宁市将利用20余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及教师特长,广泛开展版画、剪纸、书法、乐器、绘画、舞蹈、球类等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和手工等技能培训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艺术素养教育项目。并常年向留守儿童免费开放阅读室、才艺室等各类活动场地,让孩子们体验多元化的体育艺术魅力,让他们童年时光更充实、更精彩、更阳光。
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