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安
我的老家是衡阳县曲兰,是王船山故居所在地。船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我们几代人。我的祖父、外公、伯外公三人是同学,他们自小立志,奋发图强,报效祖国。他们三人参加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外公和伯外公都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长眠于异地他乡。
我父亲王驭骑自小也深受爱国思想的影响,父亲十五岁学开汽车在外谋生,手握方向盘走南闯北,他亲眼目睹当时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他饱尝了痛苦、悲伤和屈辱,多次受过土匪的抢劫,同事被杀害。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轰炸,30多位同事跳河逃难,上岸时只剩下三人,其他的同事都葬身鱼腹。他痛恨那个令人厌恶的旧社会,盼望早日翻身得解放。
春雷一声震天响,衡阳解放了,他扭着秧歌迎接解放,迎来了春天。
工人翻身得解放,使他焕发了革命青春,他积极投入党所领导的各项运动。党为了培养、教育他,送他去党校学习,还安排他到土改工作队去搞土改,使他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党的培养和教育,父亲的政治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处处都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积极相应党的号召,把自家的大部分积蓄都捐献给国家。尤其是听了志愿军财春岳同志的报告,父亲热血沸腾,深受鼓舞。1951年,听说前线急需汽车司机参战支援抗美援朝运军物资,父亲就积极报名。衡阳公司领导知道我的母亲身怀六甲,家中还有4个孩子,家庭困难,没有批准。但父亲不甘心,下定决心要去参军支前。他于是跑到邵阳分公司报了名,得到了批准。
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坐着汽车欢送父亲入朝,不知这一送竟是我们和父亲的永别。后在来信中知道,父亲与其战友是唱着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
半年后,我们知道父亲是在执行一项紧急运输任务之后,回来的途中被敌机炸伤。当时离野战医院太远,因流血太多,于1952年2月26日英勇牺牲。临终前,他说:“我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而上前线,我在工作上对得起祖国和人民,我死而无憾。”说完之后,父亲闭上了双眼,光荣牺牲。
在父亲牺牲一周年时,湖南公路运输总公司工会追认他为模范工会会员,并在衡阳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如今,父亲牺牲已经六十八年了。让我欣慰的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当地的烈士陵园建了纪念塔,并为了烈士建了新墓碑,我全家作为烈士家人对此表示万分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