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网红景点”成为贬义词

  ■东   原

  近年来,各地“网红景点”层出不穷,一些景点通过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旅游业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旅游景点应修炼好产品和服务的“内功”。

  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旅游。过去,人们往往“跟着名人去旅游”,比如唐诗宋词里出现过的,名人名作提到过的,主流媒体报道过的,都会引发人们循其足印而前行。可现在,很多人“跟着网红去旅游”,各种旅游攻略中出现的,所谓朋友圈刷屏的,竞相成了旅游目的地。

  世界虽大,无外乎网上网下,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生活。对于景点来说,努力提升网络知名度是一件好事,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网红”代表什么,如何打造“网红”?

  人们期待或者说认可的“网红景点”,应当和以往人们熟知的知名景点一样,都是有内涵的,是通过拼产品拼服务,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相对于传统景点,“网红景点”可能更具有宣传意识,更具有传播特征。如果一个景点不注重网络口碑,不打造网络形象,只能说是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而脑袋还停留在上世纪。

  打造“网红景点”无可厚非,但必须走正路,可现在一些景点却动起了“歪脑筋”。这些“网红景点”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精于美容修饰、痴于投机取巧,从本质上讲是“做图的”,而不是“做旅游的”。

  别让“网红景点”成为一个贬义词。真正的网红有内涵支撑,能持续发展,而虚假宣传做的是“一锤子买卖”,注定只能“红一时”。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旅游业复苏很不容易,“网红景点”的出现说明市场潜力仍在,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要坚持做品质,而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僭越游客的底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代拍秒杀”不是好生意
脱糖电饭锅在收割谁的“智商税”
用好节俭传家宝
别让“网红景点”成为贬义词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别让“网红景点”成为贬义词 2020-11-03 2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