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暑假,山西省长治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质疑此举“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导向。
一方面,在“升学指挥棒”下,分数还是人们更为看重的东西。因视力不达标就扣分,对于近视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视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课业负担多、课外活动时间少这两个诱因,恰恰是“升学指挥棒”指挥的结果。如今又用“扣分”的形式来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视力,这样做法,本质上是否自相矛盾呢?
诚然,以“扣视力分”的形式倒逼学校和家长重视保护学生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家庭和学校尽早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但保护青少年视力,是一项要多方参与、配合的系统工程。仅靠“扣分”是远远不够的,若实施不当,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更重要的是营造好保护视力的环境。比如,给青少年更多的户外运动时间,制定全场景、全流程的科学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抛回给学生。
——评论员 陈文杰
2.近年来,“十元店”“一元店”遍地开花,靠着性价比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不过,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十元店”“一元店”不仅商品同质化严重,而且品质也颇受诟病。
纵观“十元店”此类小商品店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字:升级。1.0版“十元店”售卖商品尽管便宜,但不少做工粗糙、质量欠佳。2.0版“十元店”瞄准消费者“想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的心理,打出“高质量、低价格”的旗号来揽客。不过,“十元店”在升级“狂奔”的过程中亦伴随着一些问题。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在多家“十元店”,十元以内商品占比明显下降,“百元货”逐渐登堂入室,一些店铺还靠“假打折”来迷惑消费者。从货源来看,不少“十元店”的商品来源差不多,门槛低、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导致市场中的“十元店”良莠不齐。另外,浓重的山寨风亦是“十元店”常为人诟病之处。“十元店”要实现长足发展,不仅要踩对点,更要走对路,在价格上别总玩虚招,在品质上下更多功夫,在原创上花更多心思,让“高质量、低价格”货真价实。
——评论员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