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曾秭曼
本报讯 近日,衡阳县人民法院在办理一起伤害赔偿纠纷时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只用了40分钟就成功调解,促成双方和解,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为当事人省时省事,获得当事人好评。
最近,一种可以摇摆的木板吊桥成为不少景区的“网红项目”。游戏规则很简单:参与者站在桥上,一起用力摇晃,使吊桥产生大幅度的摇摆倾斜,能在桥上坚持站稳的获胜。
前几日,胡女士带着十岁的儿子在衡阳县某生态农庄体验“网红桥”时,儿子不慎从桥上摔落,导致肩颈处受伤,造成十级伤残。
胡女士与该农庄因赔偿损失问题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院讨说法。经法院立案庭了解情况后,建议胡女士采取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在员额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由农庄赔偿胡女士6万元并限3日内支付到位。
据悉,胡女士的诉前调解用时40分钟,既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又让当事人体验了诉前调解机制的便捷高效。
面对案件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衡阳县人民法院立足工作实际,勇于拓宽多元解纷渠道,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案件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