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进入9月,本地蔬菜“青黄不接”,菜价是否上涨?国庆、中秋佳节临近,衡阳的蔬菜供应是否有保障?连日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蔬菜种类丰富,菜价较为平稳。
20日下午,在仙姬巷农贸市场,记者看见前往购菜的市民络绎不绝。菜贩陆大伯介绍说,眼下,本地蔬菜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上市量有所减少,但外地蔬菜供应相当充裕,总体菜价较为平稳。
“国庆、中秋‘两节’临近,已提前部署将蔬菜调运到家,并储存到位。”西园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王经理告诉记者,眼下外地蔬菜的日调运量已达1200余吨,其中本地菜仅300吨左右,其余的蔬菜均自外地调运入市。来自山东的辣椒、云南的茄子、黄瓜、娃娃菜以及油麦菜等蔬菜、海南的冬瓜、南瓜等,依照计划,每天自产地源源不断运入市场,丰富节庆市场的“菜篮子”,目前,市场内的蔬菜已多达60余个品种,冷库蔬菜储存量达到2000余吨。
眼下,“西园”市场蔬菜日交易量达1000余吨,市场方严把安全检测关,加强了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每天抽样检测蔬菜达20余品种,蔬菜供过于求,量多价平,完全能够保障“两节”期间市场蔬菜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