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铁一中学国际交流中心一班 刘钰辉
2020年的这个春天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原有的计划。在这个不寻常的寒假,为阻断新冠病毒蔓延,教育部宣布延期开学。推迟开学,让作为学校一分子的我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们在每天的抗“疫”助学中传递的温暖和力量。
他——我们的“抗疫哨兵”
作为衡铁一中的校长,他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好校长。他就是彭书敏校长。他也曾是我就读的初中——衡阳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校长。那时,每天早上,最令人感动的事情就是彭校长总会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师生。在铁一中校园中也总能看到他和师生交流的亲切身影。为加强疫情防控,彭校长在此次国际交流中心的在线课堂中,不仅在主题班会课上提醒我们加强防疫,还结合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彭校长声情并茂地讲解让我们明白了科学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变化世界中的危机,并懂得了每个人的选择都与社会、国家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是我们应有的的使命与担当。“家国非常之期,困身,不困心。为国之所用,必有所用之才智。”彭校长这番激励人心的话语时常在我耳边回响,促我成长。
她——我们的“硬核力量”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的她,是我们中心的负责人张莹老师,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与班主任。2020年2月2日,张莹老师与封传军老师通过QQ群、微信群及公众号等给全体家长发送推迟开学通知,并迅速建立了“Study with us”国际交流中心学习微信群与QQ群,将我们一班与二班合并成一个在线学习群,张莹老师与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邓艳莲老师担任班主任。她们耐心细致地管理学习微信群与QQ群的各项日常事务:每日师生疫情防护与监控、居家运动劳动打卡、课程与活动通知、作业查收反馈、学习资源推送、每日的学习活动表彰与小结、家校交流等。张莹老师还为我们量身打造“在线课程”体系,并精心安排了立“德”云课堂、益“智”云课堂、享“美”云课堂、乐“动”云课堂与悦“心”云课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备受我们喜爱。与此同时,我们还常常在“小小签到”的作业批改与反馈中,发现张莹老师经常深夜仍在批改我们的英语作业、居家运动劳动打卡、研究性学习活动……面对疫情,我们能做的虽然很少,但身处其中得到的收获却不少,懂得了每个人的不易,才能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他们——我们的
“学习导师”
4月15日,复课回校之后,张莹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国际交流中心每一位老师在“停课不停学”阶段的默默付出。英语老师罗莹,不仅担任中心线上教学技术指导,还全面负责“直播云”后台的管理,经常在后台创设课程到很晚,保证了每一阶段直播课的顺利完成;化学老师封传军批改作业极其细心与认真,教学上结合学情进行适当调整;杜艳老师的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日常虽忙碌,她也没有因为照顾孩子耽误过我们一节课;物理老师陈鑫理与历史老师唐辉,在授课之余还坚持利用自习课时间为我们在线答疑;秦叶青老师怀有身孕,仍饱含激情地为我们在线授课;政治老师孙鲜艳的耐心与亲切总能让我们快速投入学习之中;邓艳莲老师与李湘云老师化身我们的“心灵按摩师”与“健身教练”,舒缓我们的焦虑不安,叮嘱我们居家学习的同时不忘强身健体,同步运动让我们在家也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刘双喜老师、朱大娇老师跨年级授课,课时量虽多仍然不辞辛苦、全身心投入,真令我们肃然起敬。
疫情虽然使得开学推迟,但并没有按下我们学习与成长的暂停键,而是开启了我们成长的新模式——居家学习与自我教育。这样一种跨越空间的方式,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为我们亲历的这段特殊假期,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感谢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负重前行”,我们才能“岁月静好”,一路收获成长所需的爱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