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场上,有一群“邮差”,每天都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往返于定点医院隔离区和疾控中心之间。“包裹”里装的不是食物也不是衣物,而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人的标本。
这群“邮差”就是我们疾控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履行党员初心与使命,践行抗疫责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与时间赛跑,在危险的抗击病毒最前线筑起人墙,为人民守住生与死之间那一道防线。
“病毒猎手”,24小时待命出发
从2019年12月接到疫情通报后,石鼓区疾控中心党支部多次召开紧急调度会,制定应急预案,组成疫情信息、流调、检验以及后勤保障组,紧急储备了一批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以及消毒物资,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培训,开展了针对疫情的应急演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疫情期间,中心疫情应急处置队随时出动。一旦接到疫情电话,就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由流调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验人员采集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24小时待命随时出发。
除了应急出动以外,我们还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通过街道、社区、公安等各种渠道,尽力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及返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排查、转运隔离采样,疫情期间处理各类疫情管控信息达三千余条。
战“疫”期间,中心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不计报酬、无私付出,加班吃泡面、盒饭是常事,甚至年夜饭都不能陪陪家人。党支部书记谢红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不但要组织领导、部署调配全中心疫情防控工作,还主动承担晚间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
由于夜以继日的工作,谢红辉早已疲惫不堪,牙龈肿痛,嗓音也日渐嘶哑,但他仍然不忘关心职工,提醒大家多注意休息。疫情发生后,他连续十多天没日没夜地连轴转,甚至晚上都靠前指挥,带领出勤转运密切接触者,看着全中心同事日夜辛苦工作,他安排后勤组采购方便面、牛奶、水果等物资,协调中医药剂、抗病毒口服液等药品,给同事们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障。
保卫大家就是保护小家
作为刚入职中心两年多的新兵,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战“疫”,至今我仍然难忘1月21日的夜晚,当晚9点多,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电话,辖区医院报告了一起疑似病例,需要立即前往现场处置调查,我急忙赶到单位与同事会合,面对未知的危险,谢红辉书记看出了我的紧张,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我:“怕不怕?”
“不怕!”倔强的我嘴里说着不怕,但说实在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谢书记告诉我,“作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需要承担起责任来,保卫大家也就是保护了我们的小家!”这番话让我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我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手提采样箱,“全副武装”地赶到医院进入隔离病房,小心翼翼地为疑似患者进行流调采样,该疑似患者后被确诊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
轻伤不下火线,坚守一线不松懈
中心许多同志轻伤不下火线:副主任邹四芳因为太过劳累引发了肾结石急性发作,疼痛难忍,但她只是在医院输液缓解疼痛后,又马上赶回单位继续坚守岗位;免规科长王璟在工地采样时头部不慎被螺纹钉戳破,当场流血不止,还坚持要继续运送样品。在同事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才到医院进行处理;机动队员李湘蓉在送样途中摔倒,造成踝关节韧带拉伤,只是进行了紧急冰敷的简单处理后,又立即赶往下一个采样地点……这样的动人事例还有许多,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责任在肩,无怨无悔!
我们的抗疫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谢红辉等三人获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通报表扬,《疾控中心的“快递员”》《溃烂的双手》等新闻报道先后被新华社、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推介转载。
正所谓“大难之中显身手,生死之间无畏惧”,石鼓疾控中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成为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先锋队,让初心在一次次“邮差快递”中践行,让生命在坚守战位中绽放了无限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