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忘不了,一场无情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原本喜庆祥和的节日;但是,2020年的春节也很暖,无数英雄背负新时代的担当,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骇浪里勇往直前,托起一道又一道生命的曙光。这当中,有一支果敢英勇的队伍,那就是我们骄傲的疾控人。
舍小家为大家,40多个日夜连轴转
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陈高翔是中心的“领头羊”“主心骨”,他曾参加过“非典”防控,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疫情敏锐的嗅觉。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打响,他就开始积极备战,不仅要参与全县疫情防控战略部署、疫情分析、风险评估、预警预测,还要统筹安排中心全面工作,更要驻守花桥镇指挥调度。
1月25日,正月初一,衡南县出现首例确诊病人。陈高翔临危不乱,果断决策,立即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投入这场战“疫”中,流调组、消毒组、采样组、综合组、信息组、宣教组……在他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各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
1月26日,陈高翔带领应急机动队和采样组人员赶赴疫情前线,对密切接触者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住处进行内外环境消毒,采集咽拭子样本,指导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为密切接触者排除心理恐慌。医院、患者家中……哪里有问题,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他不畏艰险,冲在抗疫第一线。
这种连轴转、高强度、白加黑的工作状态,陈高翔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40多个日夜,办公室的沙发是他在战“疫”一线临时休息的地方,一包饼干、一袋泡面是他日常充饥的食物,本不魁梧的陈高翔很快就消瘦了下来。
1月29日深夜,已经连续奋战了5个昼夜的他正在安排工作,电话铃声响起,传来3岁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妻子告诉他,女儿已经牙疼三四天了,脸全肿起来了。而他的母亲也体弱多病需要照料,家里已经转不开了!陈高翔深深地吸了口气,哽咽地说道:“这里离不开我,我必须坚守在一线,家里有困难,一定要克服!”放下电话,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最让他感到遗憾和痛心的是,敬爱的叔叔从病危直至去世,他都未能见上一面。
中心副主任谢志行,一家三口都在疾控部门,可以说是“疾控之家”。面对突如其来在疫情,全家人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他们的年夜饭,就是单位统一发的泡面。谢主任的女儿谢娅其一条朋友圈的内容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难忘的正月初一,三口之家都吃泡面!”是啊,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战“疫”,疾控人舍小家、为大家,苦苦坚守、默默奉献、英勇战斗!我们都做到了。
“我请战,不论生死”
疾控女同胞巾帼不让须眉
“我请战,不论生死,不计报酬。” “我自愿放弃休假,请战上一线。”“我报名,我来!”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都是衡南疾控人铿锵的誓言。巾帼不让须眉,紧急关头,疾控中心的女同胞们挺身而出,主动递交了“请战书”。
单亲妈妈刘卫就是其中一员,她将家中的幼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毅然请战到抗疫一线。在花桥镇,刘卫和所有的男同志一样,背起消毒喷雾器。消毒、流调、发放宣传资料……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浸湿了全身,护目镜、防护口罩在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双手被汗水、滑石粉浸泡发白,但她丝毫不觉得苦、不觉得累。而当她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与家中的孩子视频时,听到那头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此刻,这位坚强的母亲怎么也没忍住,泪水夺眶而出。在花桥抗疫一线,刘卫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当看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惧生死,深深地感染了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他们只是我们千千万万疾控人的一个缩影,在疫情面前,没有天生的英雄,只因选择无畏,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疾控人。截至目前,衡南县疾控中心累计派出机动队1183批次,2921人次,完成200余人的流调任务,采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样本4344人份,指导消毒面积达72万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48万余份。
不松劲,不言弃,不断创造希望与奇迹,面对疫情,疾控人在筑牢疫情防线中迎难而上。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月2日衡南县第一例确诊病人治愈出院,2月16日之后再无新增病例,2月20日最后一例病人治愈出院。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振奋人心!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疾控人始终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英勇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