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周晓国
本报讯 7月31日,记者自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为了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缓解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长带来的收运及处理压力,我市将积极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今年,我市拟在雁峰区和高新区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他每个城区确定一个街道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片区,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城区垃圾分类处置设施,目前,我市已建成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可回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自去年8月起,雁峰区开展了部分社区垃圾分类试点,石鼓区在西湖一村进行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建设的有益探索,市城区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末端分类处置”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今年底,将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编制,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拟在雁峰区和高新区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他每个城区确定一个街道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片区。此外,我市与南华大学、酷哇机器人公司在南华大学申报了垃圾分类智能化专项课题,目前,正在编制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方案,拟添置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辆,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我市生活垃圾分类集预约、收集、运输于一体的智能化分类体系。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开展有奖征文、知识竞赛、公益广告、志愿者入户等形式的宣传活动,采用专家讲座、看录像、现场示范等方式,对居民进行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教育;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建设,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环保课程和幼儿园教育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通过搭建垃圾分类专业网站,分享垃圾分类常识,开展垃圾分类市民参与活动,让垃圾分类环保意识更好地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