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日前,美团发布《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295.2万人,同比增长16.4%,其中来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新增骑手近8万人。疫情影响下,“兼职做骑手”成为就业新趋势,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其中不乏律师、舞蹈演员、导演、企业中层管理者、金融从业者、软件工程师等群体。

  白领人员选择兼职做骑手,是疫情影响下新就业形态不断丰富细化的一个缩影,并非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情况,而是近年来我国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带动扩大就业的积极效应,表明我国新就业形态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比较迫切的工作,一是要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降低新个体经营者、兼职就业者、副业创业者、灵活就业者的相关费用,吸引更多人选择新形态就业。二是要明确监管部门、平台企业、就业人员等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灵活就业人员保费缴纳、薪酬待遇等政策制度,强化新形态就业人群劳动权益保障。

  ——评论员   赵   姜

  2.近日,有媒体报道,长沙市民李先生才刚满31岁就被确诊为心衰。医生表示,李先生的心脏功能仅剩35%左右。而李先生承认,他平日热衷熬夜玩游戏,常常两三点以后才睡觉。

  “熬夜病”俨然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顽疾”。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看看大家熬夜的理由:有些人是因为工作太多,不得不熬夜加班;有些人则是因为娱乐选择太丰富,为了打游戏、煲剧或刷手机等熬至深夜。很多“熬夜族”也明白熬夜伤身的道理,但明白是一回事,行事却又是另一回事。明明白天还在为前一晚的熬夜懊悔不已,一到深夜却又重蹈覆辙;与此同时,拼命地养身食疗,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熬夜对于身体的伤害。深陷于“熬夜—懊悔—进补—故态复萌”的循环之中不能自拔,正是“熬夜病”的典型表现。究竟该怎么对抗“熬夜病”呢?有些人选择通过自律或他律,约束自己的灵魂,到点便勒令自己休息;有些人则选择调整自己的身体。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妨结合自身实际“对症下药”,总之,让灵魂与身体保持协调就好。 

  ——评论员   胡   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共享单车上牌,文明城市更进一步
足球场禁止踢球,也是形式主义
投诉蝉声扰民,为何如此“不解风情”
景区蹭热点可别“入戏太深”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20-07-24 2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