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参与“0元购手机”活动的肖女士,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却因此在信用报告中出现一笔不良记录而陷入烦恼。近日,她向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提出异议申请,经查实系个人原因所致,仍需自行承担责任。
2017年6月,肖女士在某店购买手机时,销售人员告诉她,商家正在和贷款公司联合推出“0元购手机”活动,只要准备好身份证和银行卡,经小贷公司审核通过后,从银行卡中刷一分钱,就可以拿到心仪的机型。听说有这样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肖女士未及细想,欣然接受。随后,在某小贷公司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肖女士在一台平板电脑上签了名,拍了照,绑定了一张银行卡,从卡里刷出一分钱,当天就拿到了一部价值近2000元的手机。
可是几个月后,肖女士却接到了该小贷公司的催账电话,称其所贷的2500元钱还剩下1555元未还。此后,每天十几个催账电话让肖女士不堪其扰。
后来,肖女士到市人行打印个人信用报告,发现有一笔1555元欠款已被列为呆账信息,严重影响到自己的信用。
肖女士向市人行提出异议申请,经查证,肖女士购买手机的店老板通过消费者办理贷款,投入到“麦点商城”,通过“银果”返利来偿还消费者的贷款。对外宣传时打出了“0元购”的噱头,消费者糊里糊涂地贷了款,由商家帮其用“银果”还。没料到的是,“麦点商城”倒闭,店家的“如意算盘”也失算了,与小贷公司签订合同需还款的仍是购手机的消费者。而在此过程中,肖女士签了名则意味着同意相关约定。
市人行征信科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碰到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论是传统的纸质签名,还是电子签名,都要认真细读合同条款后再签字,切不可因一时的大意而掉入“陷阱”当中,影响到个人的征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