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1日,记者从衡阳市气象局了解到,6月1日至11日我市平均降雨量90.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38.6%,但较2019年(100.3毫米)同期偏少9.9%。
据悉,6月份以来,全市进入降雨相对集中时段。6月1日至11日,衡阳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降水局地性强,小时雨强,累计降水量超50毫米的站点共有190个,超100毫米的站点共有80个,超200毫米的站点共有2个,分别为衡阳县溪江观测站250.7毫米,衡山县东湖镇马迹观测站215.8毫米。
面对雨情,衡阳市气象局高度重视,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6月3日以来,全市范围内共发布预警信号30次,其中暴雨预警信号9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3次,雷电预警信号16次,大雾预警信号2次,预警信息共发送约12万人次。
同时,市气象局为了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雨后自然灾害,与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加强防范应对由于强降水诱发的滑坡、崩塌等山洪地质灾害,不断强化面向防灾减灾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的支撑保障。并通过新闻媒体以及网上平台向社会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雷电、暴雨灾害的防范准备。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任务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确保度汛安全。
据介绍,未来一周我市无明显降水过程,12日至18日白天我市天气较好,以多云间晴天气为主,多午后阵雨或雷阵雨,最高气温将升至35℃附近。
相关链接
湖南:7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高发易发
11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通报称,今年湖南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涉及的72个县市区,防治形势总体较为严峻。6至8月主汛期,将有更多高新装备和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当日发布的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出,今年重点防范区域为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涉及的72个县市区,突发地质灾害起数预计较常年平均值偏多,并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重点防范对象包括现已查明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采矿区、张家界等山地旅游景区、部分重要交通干线路段、在建的铁路等重大工程。
根据防治方案,新装备和新技术将得到更多应用。今年以来,湖南省级部门装备了包括移动通信保障车、三维激光扫描仪、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卫星地面站和移动视频单兵等各类设备553件套,市州、县市区防灾机构装备各类设备1641件套。
据了解,湖南地质和气象条件复杂,现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8496处,占全国的6.5%,居全国第四,涉及受威胁人口70.95万人。今年前5个月,湖南省已发生地质灾害14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