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基层法庭的“高材生”,她是中院机关的“笔杆子”,她是青年干警的“排头兵”,她就是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该院中层正职中最年轻的“80后”,201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基层法庭的“高材生”
谭天梯与法律的结缘,来自于内心对平衡的渴求,也可能是天秤座的原因,骨子里就讲究平衡和公正。
高考那年,她决然报考了法律专业,梦想着成为一名守护公平正义的法官。2009年,刚出大学校门的她考入祁东县人民法院。
她在祁东法院工作的五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基层人民法庭度过的。同事调侃她:“中国政法大学的高材生,到我们这个贫困县的基层法庭工作,可惜咯!”对此,她并不在在意,因为初心不会因为地点而改变。
“相比工作地点,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是否过得充实、快乐。” 谭天梯介绍说,在基层法庭,尽管地处乡镇,又有些偏远,但每个案子的立案、送达、审判、执行等司法流程一样都不能少,日子一样很充实。每当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满意而归,成就感将她的内心占满;有时晚餐后边听音乐边装案卷,她在混乱中寻得秩序的舒适。
基层法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她这个外地女孩顺理成章地成了法庭的“专职”值班员。她没有打过退堂鼓,也没有失落感,反而利用工作间隙时间静心看书、写作,连续五年撰写的论文均在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中获奖,她先后被评为“全院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和“全省法院先进个人”。
中院机关的“笔杆子”
2014年,谭天梯借调到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调研工作。这一年,她从为人妻变成为人母。即使在产假期间,她也没有懈怠过,一边带孩子一边写论文其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中荣获优秀奖。那一年的衡阳中院荣获“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全省法院理论研讨会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其中有谭天梯的付出和添砖加瓦。
休完产假回法院上班,恰逢全市法院正在组织法律辩论赛,她报名参赛,并带领祁东县人民法院(当时人事关系仍在祁东法院)挺进决赛,最终获亚军,她个人荣获“最佳辩手”。
在衡阳中院,谭天梯被同事誉为“笔杆子”。从借调人员到衡阳中院研究室,成为研究室史上首位女主任,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里,有写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一个人默默扛起全院所有综合材料的写作大任,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同事们调侃她:“小心你的发际线哦!”她淡然一笑:“还好,还好!”
法官员额制改革开始后,她从衡阳中院的代理审判员成为法官助理。尽管她有机会成为员额法官,但她顾全大局,主动找领导放弃入额机会。
青年干警的“排头兵”
在衡阳中院的中层正职中,谭天梯是最年轻的一个。工作上,领导信得过,同事之间处得亲;生活中,婆婆逢人便夸“好媳妇”。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谭天梯更加勤勉敬业,快速成长起来。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获全市二等奖;第一次当主持人,深受前辈肯定;第一次登台授课,赢得满堂喝彩;第一次部门述职,获评全院先进……
今年2月,谭天梯从衡阳中院研究室主任调任办公室主任。处在角色转换中的她,作为优秀后备干部被市委组织部委派到蒸湘街道红湖社区做疫情防控工作。测体温、做宣传、清垃圾、搞调查,为留守儿童送衣赠书,为邻里矛盾定纷止争,为社区干部辅导上课,为社区居民送法上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真诚和专业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充分肯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疫情防控期间,谭天梯经常是白天在社区忙,晚上回法院处理办公室事务,务求在工作上做到社区和单位两不误,为青年干警树立了榜样。
谭天梯,在青春岁月中,在平凡岗位上,以“排头兵”的战斗力和冲劲,折射出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