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黄山景区现场拥挤不堪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据了解,清明节期间黄山景区迎来“报复性”参观,出现严重拥挤现象。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官微5小时内连发4条公告,称因景区限流2万,建议游客至黄山市其它景区游览。
众所周知,两个多月以来面临疫情大考,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一些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濒临破产,一向拥挤热闹的景点也变得冷冷清清。随着日前复产复工按下“快进键”,黄山政府出台政策,对省内民众实行免门票、免预约参观,既体现让利于民的美意,又能够刺激旅游市场复苏,本该是皆大欢喜之事。但现实却是,因为限流,一些民众被挡在景区外面败兴而归。
正如有网友所言,游客能挤爆黄山,也能挤爆其他名山。不管是黄山抑或其他景区,只要疫情期间开门迎客,就必须做好相关配套和防疫措施。归根究底,旅游作为一种产品服务,除了在门票优惠上下功夫外,如何确保品质和人性化,有效满足游客的游玩需求,同时在特殊时期保障防疫工作落实到位,更是至关紧要的。
不久将迎来“五一”小长假,为避免类似状况出现,一方面,政府部门和景区有必要加强计划性,考虑景区最大承载量和接待能力,制定周密的开放方案,推行有利于秩序维护的预约制,对入园人数进行严格控制,有效提升游客进入景区后的旅游体验;同时强化服务保障,实时更新园内游客数量,提醒游客提前规划线路、错峰错时出行。另一方面,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形成应急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疫情当前,安全仍应作为人们出游的首要考虑因素。踏春游玩不扎堆、不聚集,确保安全、理性、文明出游才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