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发改委宣布,着力推动口罩企业复工达产,引导支持企业扩能、增产、转产,我国口罩日产能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
但受制于熔喷布供应的影响,各地口罩制造商进入原料紧缺期。疫情以来,中石化等企业更是快马加鞭,建设了10条熔喷布生产线。
据了解,熔喷布为口罩最核心的材料,被称为口罩的“心脏”。医用口罩及N95口罩是由纺粘层和熔喷层构成的,其中,纺粘层、熔喷层均由聚丙烯PP材料构成。
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石化仪征化纤4000吨丙纶熔喷非织造布项目可行性报告正式完成,项目预计将于4月中旬陆续建成,届时熔喷布日产量可达12吨,可用来加工12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该项目共建设8条熔喷布生产线,产能合计每年4000吨,投产后每天可生产8吨N95熔喷布,或医用平面口罩原料12吨,这些原料可生产240万片N95口罩,或医用平面口罩1200万片。
除了中石化,目前生产熔喷布的企业还有山东俊富、天津泰达等等。其中,山东俊富和天津泰达的熔喷布日产量超过10吨。总体上看,行业布局较为分散,能够生产熔喷布的大型企业并不多。
比亚迪近日就公开表示:“我有口罩机,没有熔喷布。”实际上,跟比亚迪一样缺熔喷布的企业不是少数。
熔喷布是生产过滤功能口罩的必要原料,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一个要使用1层熔喷布,N95口罩要用掉至少3层熔喷布。整体来看,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不足,加之下游设备供应激增,是目前市场熔喷布短缺的主要原因。尽管中石化等企业都在紧急增加熔喷布生产线,但相比大量新增的口罩企业,熔喷布供应短缺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首先从成本方面来看,相较口罩的生产线,参与制造熔喷布的成本投入太大。生产熔喷布的设备,国产价格大约在500万元左右,进口设备则在1000万元以上。其次从设备的购买到实际投产,熔喷布的生产周期长达1个月—3个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业者的参与积极性。
由于熔喷布供应不足,价格也持续上涨。随着疫情发展,熔喷布价格接连上涨,由原来的每吨2万元—3万元,逐渐上涨至10万元、20万元。目前,熔喷布市场参考价格每吨在20万元—30万元不等,高质量的熔喷布价格则触及每吨50万元。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