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石家庄的刘女士向平台投诉称,12岁的儿子浩浩(化名)在家上网课期间,课余使用她的手机刷某短视频平台,在4天时间内瞒着父母给5名主播打赏了5万多元,并充值游戏1.5万元。
虽然当日下午,平台公关人员表示已将打赏主播的51018元全部退回刘女士账户,并对该视频作者进行封禁,但孩子利用上网课间隙用妈妈手机给主播打赏,还是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停课不停学”采用的在线教育方式,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莫让上网课变味。
众所周知,在线教育对学生来说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平时,像浩浩这样12岁左右的孩子很难接触到手机,家长看管得很严,恐怕只有在周末才能接触到。然而,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使像浩浩这样的孩子有了更多使用手机的机会,而有些孩子正是由此钻了空子,把上网课变成了看网络直播,甚至给主播打赏。
事实上,即使在平时没有上网课的时候,孩子偷拿家长手机给主播打赏这样的事情就经常发生,媒体也常有报道。试想,平常这样的事情都频繁发生,而疫情当前,孩子们都在上网课,像浩浩这样利用上网课之便,看直播、玩网游或在上网做着与学业无关事情的孩子究竟还有多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父母才是“第一责任人”。当前又恰好赶上疫情防控,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更应该配合学校负起监管责任。当然,网络平台也有责任,诱导打赏且不分消费对象确实需要反思,绝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后果,即使事后退款也影响了孩子学习。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健全“黑白名单”制度,提升青少年模式在互联网应用中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