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网课别让“熊孩子”钻空子
  ■刘天放

  2月28日,石家庄的刘女士向平台投诉称,12岁的儿子浩浩(化名)在家上网课期间,课余使用她的手机刷某短视频平台,在4天时间内瞒着父母给5名主播打赏了5万多元,并充值游戏1.5万元。

  虽然当日下午,平台公关人员表示已将打赏主播的51018元全部退回刘女士账户,并对该视频作者进行封禁,但孩子利用上网课间隙用妈妈手机给主播打赏,还是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停课不停学”采用的在线教育方式,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莫让上网课变味。

  众所周知,在线教育对学生来说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平时,像浩浩这样12岁左右的孩子很难接触到手机,家长看管得很严,恐怕只有在周末才能接触到。然而,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使像浩浩这样的孩子有了更多使用手机的机会,而有些孩子正是由此钻了空子,把上网课变成了看网络直播,甚至给主播打赏。

  事实上,即使在平时没有上网课的时候,孩子偷拿家长手机给主播打赏这样的事情就经常发生,媒体也常有报道。试想,平常这样的事情都频繁发生,而疫情当前,孩子们都在上网课,像浩浩这样利用上网课之便,看直播、玩网游或在上网做着与学业无关事情的孩子究竟还有多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父母才是“第一责任人”。当前又恰好赶上疫情防控,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更应该配合学校负起监管责任。当然,网络平台也有责任,诱导打赏且不分消费对象确实需要反思,绝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后果,即使事后退款也影响了孩子学习。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健全“黑白名单”制度,提升青少年模式在互联网应用中的覆盖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期待循序渐进 推行“公筷制”
“硬核隔离38天”凸显责任与担当
恶意商标抢注之风该彻底净化了
上网课别让“熊孩子”钻空子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上网课别让“熊孩子”钻空子 2020-03-03 2 2020年03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