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认健康证明,省的不只是一道程序,更是打通复工服务“最后一公里”。务工人员省事,防控工作也少操心,可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也符合“双向”减负的要求,本质上也是用数据互通来减少“重复劳动”。整体来看,互认健康证明不仅利于助力务工人员尽快返岗就业,更利于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而越是在艰难的时候,也就越需信息资源共享。健康证明省际互认,无疑是务工人员的福音,而如何引入信息资源共享,对人口输出输入地来说,本也极具探索价值。——评论员 李万友
2.“在闲鱼帮朋友代卖全新Kindle(电子阅读器),朋友得知买家是援鄂医生后,二话不说要把Kindle送给他,医生大哥又坚持要付钱……”最终,经过一番“反向”讨价还价(买的提价,卖的压价),终于以500元成交。但即便如此,朋友还是不肯收钱,捐出了这笔货款。武汉市民吕先生发朋友圈讲述的这件小事,上了人民日报的微博。
非要付钱的医生和非要白送的市民,最终选择“好好做了次买卖”,将价格降到500元,且由卖家克服困难免费送货到雷神山医院。当这500元最后被捐出去时,这次暖心的买卖赢得了人们的喝彩。是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好医生,不为个人私利;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样的好市民,懂得感恩他人,愿意尽己所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不仅是援鄂医生与热心市民之间的暖心买卖温暖人心,在此抗疫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理解、更多的互助,哪怕只是一次互帮互助的同城二手买卖,同样彰显着城市的品格和人间的美好。这种暖心的买卖,而且也是战“疫”力量。——评论员 止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