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上对此点赞一片,认为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怎么理解呢?实际上,浙江的这个意见提供了一种“梯次安排、高效分配”的思路。
首先,给足医用的。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必需,优先保障公安、交通、网格化排查等基层一线人员必需,优先保障公共场所服务窗口人员必需。其次,稳住民用的。及时公开发布市场投放信息,稳妥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因口罩不合理投放引起人群聚集。第三,堵住乱用的。科学指导不同场所、不同人群选择合适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实现有限资源精准投放。 ——评论员 熊 建
2.由于认知的差异和从众的心理,很多人即使明知一次性医学口罩具备正常的防护功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购买过滤效果更强的N95口罩。这作为一种个人选择并没有什么毛病。但这种盲目的选择,则会导致一些问题。一是加剧供需矛盾,N95口罩需求链愈多,流向医务人员的资源就更少。二是非一线人员使用N95医用防护口罩,不利于口罩资源的有效利用,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不仅需要身处战疫一线的医生护士、科研专家专业的精神、专业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大众积极行动起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实实在在的举动,为抗疫胜利赢得时间、赢得物资、赢得支持。一般情况下不得佩戴N95医用防护口罩,这仅仅是公职人员的担当与自觉,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一个N95口罩、减少一次非必要的外出,就是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和防护人员,最有效的补给和最实际的支持。 ——评论员 汪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