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衡阳医疗队奔赴湖北黄冈参加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以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鄂医疗组副组长陈群每天书写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抗“疫”故事。
2月10日是她的50岁生日。她说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们能早日取得胜利。”
高度负责,把精细管理带进隔离病房
陈群是本次衡阳援鄂医疗队护理团队中年龄最大、技术职称最高、重症监护工作经验最丰富的护理骨干。在这次援鄂医疗工作中,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专业水平,精心指导护理队员开展工作,妥善处理临床突发事件。
为了能及时解决护理人员遇到的临床问题和患者反映的意见,她首先制定各班组的工作职责,并经常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查房,以确保医疗安全。
与此同时,她还将在重症医学科与呼吸内科工作过的护士进行混合分组,每组挑选一名临床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每组组员根据职称高低、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合理搭配。“这有利于我们迅速开展工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她解释道。
衡阳医疗队全面接收大别山东5区重症病区后,她发现隔离区内物品凌乱,她和唐护士长因地制宜,做成了简易治疗台,将所有物品分门别类摆放,贴上标识,让护士们一目了然,方便使用。
吃苦耐劳,做患者的“知心大姐”
2月1日,21床气管切开的病人痰液粘稠难以吸出,陈群马上赶到现场,指导护士加强湿化治疗,做好气道护理工作,改善病人的通气。随后,这位患者呼吸明显得到改善,病情恢复进程也显著加快。
为保障病区干净、整洁、舒适,她经常带领护理人员清理垃圾、拖地、搬运垃圾袋;同时经常帮助队员为重症患者气管吸痰、翻身、更换衣服、喂水喂饭。她还坚持每天对办公区域进行喷雾,消杀灭菌,处理办公区域垃圾,协助主班护士领取每日定量的防护用品,分发给大家。
2月2日,陈群的双手因每天洗手消毒次数多,出现很多过敏性疙瘩,护理队员蒋淑云提供999皮炎平给她擦手,症状稍微好转她又继续上班,但两天后双手遍布了红色水泡,痒得厉害又不敢用手抓,担心水泡破了容易感染病毒,她只能忍住。上班前她用热水冲洗双手,止痒后照常坚持工作。
一次,她在巡视病房时,有位男病人对她说:“好难受,我的病能治好吗?”她上前握住病人的手说:“别担心,我们是湖南衡阳来的医护团队,请你相信我们,治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急不得,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治好你的病,你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一起来战胜这个疾病。”经过十多分钟的心里疏导,病人的紧张神情慢慢松弛下来了。后来,这位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每次见到陈群时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临危不惧,做队员们的先锋模范
陈群每天与护理组组长蒲学明和彭涛碰头了解工作动态和队员们的思想情况,商量工作流程的优化,制定病房管理措施。她非常关心队员的生活和身体状况。2月4日,护理队员肖玲英发烧37.5℃,还伴有干咳症状,她立即与蒋组长一起去探望、送药,并交代她多喝温水、持续监测体温等注意事项。直到次日凌晨5点多,得到肖玲英症状消失的信息后,她才放下心来。
为严格执行国家三级防护标准,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陈群组织医疗队队员反复进行隔离服穿脱训练,逐个过关达标,并要求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互相监督,穿衣达标才能进入隔离病区。她常常叮嘱大家,千万注重自我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