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衡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去年12月26日上午,我市制造的首辆“雁城牌”新能源客车在白沙洲工业园东部片区的恒天智电南方总部基地成功下线。这是在衡阳生产下线的首辆新能源整车。它的下线,意味着衡阳人的新能源整车梦得以实现,标志着衡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A
衡阳工业复兴翻开新篇章,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日益壮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近年来,我市坚持兴产业、强实体,大力实施工业经济“3311”战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八大千亿产业集群悉数落地达产见效,衡阳工业复兴翻开新篇章。其中,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精心谋化、精准扶持、精细服务,成为衡阳工业发展实现换道超车的有力助推器。
2019年以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威马汽车、华泰汽车、长丰猎豹、驹马物流车等一大批项目纷纷看中衡阳,投资46.8亿元的汽车产业新城项目列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投资166亿元的新敏雅凌帕新能源电池项目、投资202亿元的威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29.5亿元的豪曼电池包项目等纷纷落地建设,不久将达产见效,恒天新能源“雁城牌”公交车更是交付使用……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队伍日益壮大。
B
恒天智电客车整车下线,衡阳人的新能源整车梦成功实现
恒天智电客车项目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代表,总投资12亿元,可实现年产3000辆新能源客车及1000辆新能源专用车,未来还将引进新能源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在衡设厂,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
2018年5月,恒天集团与衡阳市启动意向对接,8月达成合作意向,同年9月29日正式签约,由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恒天九五、衡阳市汽车公司、湖大三佳四方股东重组衡阳客车专用车厂,建设恒天新能源汽车南方总部基地。到2018年12月底,三个月时间内实现了公司改制、200辆新能源车辆交付、产品公告、免税目录申报、资格认证、“雁城牌”资质激活,使停产多年的客车厂重新焕发生机,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收益”。
“衡阳市为项目提供的‘母亲式’服务,让我们倍加感动,备受鼓舞。”衡阳智电客车董事长汪先锋表示,项目将为衡阳市实现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创造条件,贡献央企力量。
C
凌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助推“衡阳制造”向“衡阳智造”跨越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2019年7月8日,凌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在祁东县归阳工业园奠基。该产业园占地约710亩,规划2020年投产,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80亿元。凌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完善衡阳市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抢占新能源汽车行业制高点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该产业园投产后,可满足3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配套需求,同时为衡阳市提供3500个就业机会,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升级及良性循环,助力衡阳市实现从“衡阳制造”到“衡阳智造”的飞跃。
凌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衡阳,不仅是衡阳市和凌帕新能源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共同追求,也是抢滩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高地、助推中部地区汽车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步伐。
记者手记
谁抓住机遇,谁就能在产业发展的大潮中乘势而上。
衡阳曾经与传统汽车产业发展失之交臂。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衡阳没有犹豫,她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告诉人们,什么是远见卓识。在看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势后,以敢闯敢拼的精神和志在必得的决心开始布局并全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期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激烈竞争中实现换道超车。几年来,衡阳市通过一系列努力,在平台搭建、项目洽谈、资金筹集、项目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个个投资数十亿、数百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接二连三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衡阳汽车产业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我们有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众多高校的智力支撑、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更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衡阳人,我们坚信,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衡阳必将占有重要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