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春运1月10日开始,2月18日结束,为期40天。在此期间,我市如何保障运力、确保运输安全……1月6日下午召开的2020年全市春运工作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春运,全市预测客运量将达1114万人次,同比下降1.3%。其中,道路600万人次,同比下降8.5%;普铁高铁共470万人次,同比增长9.3%;民航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水运32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
根据预测数据,客运总量有所下降,但结构发生变化,高铁、民航运输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期间,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相互叠加,节日用品、粮食、化肥、成品油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剧增,客货运力矛盾突出。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春运期间全市以低温阴雨天气为主,将增大运输安全和应急处置压力。
我市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部门和客运企业将科学预测旅客需求和流量流向变化,合理制定运输方案,满足城乡群众出行需要。并且交通运输部门将通过延长售票时间、拓展多元购票渠道等措施,实现售票和出行高峰有序错开。
同时,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将结合往年春运经验,提前制定应对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情况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快速通报和预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航班、车次调整信息,引导旅客有序流动,提高应急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