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衡阳油茶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去年3月1日,重新组建的市林业局(市油茶产业发展局)挂牌,这是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成立的油茶发展管理机构;5月16日,衡阳油茶首次亮相北京世园会,让众多国内外游客领略了“衡阳油茶”的魅力;7月5日,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成功举办,推进了衡阳油茶与大餐饮、大旅游、大文化的深度融合……
这一年,我市全面实施挂图作战,将“种要种好、改要改好”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根正苗红”工程和“老树发新枝”工程。截至去年12月,全市已完成油茶新造24.76万亩、油茶低改垦复33万亩、油茶造林整地15.67万亩。
A
政策加“油”,衡阳油茶焕发勃勃生机
衡阳具有2300多年的油茶种植史,素有“湘南油海”和“全国油茶之乡”的美誉。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为衡阳油茶产业攒足了“家底”。据统计,湖南油茶面积占全国近半壁江山,而衡阳油茶占全省六分之一。
“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助推湖南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省!”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郑建新发出油茶产业发展最强音——力争到2021年实现油茶林面积500万亩、年产值500亿元以上的“双500”目标……
为实现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本级不仅组建了油茶产业发展局,建立了油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将油茶产业发展列入对各县(市)年度绩效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构建了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投入、机制和保障体系;编制了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概念书,制定了衡阳市油茶数据库及“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科学规划“智慧油茶”管理平台,为全市油茶产业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在各项强油、惠油政策推动下,我市大批老油茶林通过低改垦复发出了新枝,新油茶林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全市完成油茶新造面积、油茶低改垦复面积、油茶造林整地面积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37.56%、106.45%和52.23%。
同时,我市加大金融支撑力度,为油茶产业快速发展装上了双引擎。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投入油茶产业建设资金16.54亿元(其中,政策资金3亿元、金融资本8.45亿元、民间资本5.09亿元),市本级财政继续预算安排1亿元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县市财政预算和统筹总资金1.4亿元,积极争取国、省林业和油茶项目资金1.02亿元。
B
科技润“油”,衡阳油茶向中国油茶名品转化
品牌建设,是衡阳由全国油茶第一大市向第一强市转变的核心。而品牌建设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2019年以来,我市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茶皂素提取技术经世界顶级检测机构天祥集团、英格尔公司鉴定,茶皂素送检样品纯度均达90%以上,纯度世界领先。下阶段,我市还将利用茶皂素,打造世界中高端日用品生产基地,将科研成果尽快转为工业化生产;与华南理工大学协同研究院签订创办中国油茶化妆品研究院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拓展油茶下游产业,打造中国化妆品产业新业态;积极开展油茶物理风力与水力授粉及坐果研究,推进油茶果、油茶籽仓储运输技术与设备研发,研究成果将持续提高油茶产量,解决收储运输难题。
为全面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油茶产品体系,我市指导企业重点围绕衡阳茶油、茶油食品、茶油化妆品、茶油日用品、茶油生物等五个方面,积极引进和研发涉及食品、医药、化妆、化工等新技术,真正将衡阳油茶产品升级为衡阳优秀“城市礼品”。大三湘、金昌、神农等企业油茶产品销量大幅度上升,1—8月分别实现销售额1.8亿元、2.2亿元和0.4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3.18%、13.28%和9%;耒阳市举行“油茶+化妆品”科技论坛暨招商签约活动,与广州16家化妆品企业和研究机构签约16个油茶与化妆品相结合的项目,意向投资金额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