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影像检查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许多疾病确诊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射影像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确诊。11月1—2日,国内放射影像学界精英云集衡阳,参加衡阳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衡阳市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神经放射学组2019年年会暨2019年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会议由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逾400人参加。
据衡阳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向军教授介绍,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6名放射学科顶尖专家与学者参会。在这次高水平的学会活动中,全国各地专家与湖南省内各地的专家共同交流探讨新形势下的医学影像学科建设与学科进展。
衡阳市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进才教授介绍,莅临此次学术会议的各位专家、教授都是国内有着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权威人士,通过分享和交流各位专家多年的学术成果和经验,将有效提升此次学术交流的整体层次,必将积极推动衡阳市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前进步伐,从而为推动我省特别是衡阳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长期以来,人类对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果想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就必须有一个脑图谱,为复杂的脑部研究进行“导航”。此次学术会议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中心主任蒋田仔教授,他介绍了脑网络图谱的相关研究成果。身为永州人的蒋田仔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沙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蒋教授表示,与现有脑图谱相比脑网络组图谱是具有更精细的脑区划分、亚区解剖与功能连接模式的全新活体脑图谱。有望为复杂的脑部研究和治疗提供“精准导航”。依托这一图谱,科研团队采用近红外光和高灵敏器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核心算法,实现了对患者脑部微弱血氧信号无创化采集。
新型医疗没备不断更新换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弥散、波谱、灌注、张量让放射科的工作从宏观走向了微观,从解剖走向了功能,从结构走向了认知,放射组学更是从单兵作战走向集团作战,从单一学科走向交叉学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廖伟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黎海涛教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王光彬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运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子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魏新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吴连明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教授参与讲学讨论。
此次大会为我国多地放射学同仁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我国放射学科的各种先进知识和理念在三湘大地上的又一次学术碰撞。大会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寓学习于实践、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备受与会专家及同仁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