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爷爷接到朋友海桂送来的孙子国庆结婚的请帖,拿给我们看。父亲笑道:“爸爸,你和海桂叔叔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值得祝贺啊!”爷爷说:“当然,我们肯定要去的。问题是他孙子结婚了,我的孙子比他孙子大两岁,现在还不结婚呢,不知在想什么?”我知道爷爷是在埋怨在广州打工的堂哥杨龙,二十六岁了还不想找女朋友。父亲说:“婚姻这东西是讲究缘分的,侄子的缘分没有到,您老人家焦急也没有用。”母亲为了打破尴尬,扬了扬请帖,说:“他们摆酒的酒店是全市最好的呢!”父亲说:“那当然,人家的儿子是搞建筑的,一年不知做多少工程,家里房子有两三套,而且都是全市最好的住宅小区。他的孙子在深圳搞软件开发的,一个游戏软件就赚得不得了。他们家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好,结婚这样的大事,当然不能含糊。不然,别人会笑话的嘛。”爷爷说:“是的,上次我去看他家的装修,比星级酒店不差。”
奶奶忽然插话说:“国庆节结婚很有纪念意义,想当年我为村里的春华做媒,把自己的外甥女春凤嫁给他,转眼就是几十年了。还记得他们是1979年国庆结婚的,那时候村后的大桥还没有修建,进城要坐船,来来往往很不方便,加上条件有限,他们在家里办的喜酒,搞了十多桌,最好的嫁妆是一台缝纫机,其他的就是几个柜子。”爷爷说:“你作为媒人,不是还得到了半个猪头吗?”奶奶说:“那是我第一次做媒,讲话实在,把他们的缺点和优点都告诉了对方。这不,他们结婚四十年了,没有吵闹过几回。”
就在我们聊得火热的时候,隔壁九十岁的美玉奶奶走进来。听说我们讨论国庆节吃喜酒的事情,也来了兴趣。她说:“我结婚那天是1949年的国庆节,从十二岁到他家里做童养媳到结婚,我等了整整七年。还记得那时候他的老子经常听县城的大广播,听说新中国马上要成立了,就让我们在新中国成立那天结婚。那时候,家里穷得要命,他老子送给我们一个崭新的煤油灯,他娘送给我们一口皮箱,把亲戚接来吃喜酒,刚好两桌。凑巧在第二年的十月一日,我们生下一个儿子,所以取名国庆。”
我一听,感觉十分惊讶,可谓无巧不成书。你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9年改革开放、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身边三代人的婚礼,居然都是在国庆节,而且都是划时代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