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身经济”仅仅做到了发现孤独、任其孤独乃至迎合孤独,就很难为改变孤独状态提供助益,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人群的焦虑,并无法拔除他们心中负面情绪的根源,实现疗愈功效。因此,即便“单身经济”是顺应市场需求出现的客观存在,商家也更应该提供有效供给,而非一味炒作。真正有益的“单身经济”“孤独经济”,应该将重点放在促进他们所向往的“团圆经济”上,比如说,开展一些让素不相识的人能互相接触的团体活动,推出一些具有关怀疏导意义的专门项目,举办一些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健康的有益培训,等等。只有这样的“单身经济”,才能够让这些“孤独症患者”获得不再孤独的机会。——评论员 许晓芳
2.今年以来,武汉市区内出现了一些社会自习室,收费虽不便宜,但因经营至深夜,且学习环境好,很受市民欢迎。据介绍,武汉第一家社会自习室于2019年2月份成立,现在武汉已经有至少7家不同品牌的社会自习室。
如今,职场竞争激烈,不少人感到知识恐慌,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充电”,但苦于找不到良好的学习空间,学习效率不高。社会自习室恰好填补了这种需求,不仅方便了市民学习,还能缓解相关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供给不足。目前,各地都在着力发展“夜经济”,但“夜经济”不只是餐饮、购物、娱乐,还应有学习、阅读等文化类消费,社会自习室就是对发展“夜经济”的创新之举。在对社会自习室点赞之余,还应通过增加名师讲座、读书分享等附加活动,将业态扩大,延伸产业链条,从而不断塑造城市的学习气质。——评论员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