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非昔比话家乡
  文   芳

  中元节前夕,陪母亲回了一趟她的老家,位于衡南县谭子山镇的一个小山村——探山村。母亲此次回乡,一是祭拜葬在后山上的外公外婆,二是多年未回去过,也是想念家乡了。其实,我是不想回去的,因为在儿时的记忆里,通往舅舅家的那条土路最难走。从镇上下了中巴车,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土路,天晴时满面灰尘,下雨时满脚的泥泞。母亲说:“陪我去吧,听你舅舅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家乡变化很大。”

  中巴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322国道上,风自车窗灌入,远离城市的喧嚣。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母女说话之间的功夫就到了。下了中巴车,便见到舅舅和表弟小策开车过来已等候多时了。舅舅家也买车了,那条小土路现在能通车了吗?坐上小策的车,我竟然迷路了。印象中那条走了很多遍的乡间土路好像凭空消失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路的两边栽种了整齐的树木和花草,一排排的两层、三层小楼房沿着公路依次排开、整齐有序。印象中的贫穷落后模样荡然无存,直到舅妈那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才确信:刚刚回来的就是以前的那条土路。

  车子经过村口东侧,我竟然还看到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忙问:“舅舅,那是学校吧?”“对,那就是你小学时读过的学校。”上世纪80年代,我就是在这所小学里读的一年级。时过境迁,校址没有变,校容校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农村经济普遍落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也是捉襟见肘,低矮的教室,没有玻璃的窗户呼呼灌风。舅舅家隔壁的香坨就因为交不起学费中途退学,回家务农,17岁那年就早早地结婚生子了。

  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大地,农业税全面取消了,农村、农民踏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全国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犹如春雨般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祖祖辈辈被称为“泥腿子”的农民也搬进了新楼房,暖、气、自来水一体化,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曾经破旧的镇中心校也旧貌换新颜,建成了一所现代化中学。家乡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春天沃土里蓄势萌发的种子一样蓬勃而有力量。

  如今,再到村子里走走,真的也是今非昔比。平展展的水泥路、柏油路连通家家户户;幢幢住宅楼新崭崭、齐整整,家家楼前、门前停着小轿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人人有手机,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时隔20多年,我踏上回乡的路。回头望,曾经的脚步泥泞,如今是满眼的平坦大路和鸟语花香。返回时,舅舅对我说:“现在的交通可方便了,有时间常回家看看。”是啊,小小的一条路,它经过时代变迁后形成今天的宽阔大道,值得让人留住乡愁。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幸福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城市“青和力” 发展新动力
吃霸王餐逃跑摔伤 法院不和稀泥
今非昔比话家乡
说道说道
说道说道
念及亲人泪滂沱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今非昔比话家乡 2019-09-12 2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