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茶市镇僚塘村有29个村民小组,768户、3007人。山地有9000多亩(主要是紫砂页岩),耕地仅有2000多亩。2014年纳入省级贫困村,有建档贫困户72户198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传统的水稻、烟叶种植和散养少量的家禽家畜,人均收入不高。近年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当地村民积极发展种养产业,一批又一批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走“致富”路 建“美丽”村
扶贫之策——
扶贫者:蒋永辉(衡南县气象局驻僚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7年5月,我被局里派到茶市镇僚塘村驻村扶贫,2018年4月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我们扶贫工作队还有两名队员,是来自县交警大队的副中队长陈志兴和民警彭俊。
两年来,我们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同村支两委班子一道摸村情,访农户,找出路,出实招。通过与村民朝夕相处,促膝谈心,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得到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的一致肯定,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前期扶贫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调整了僚塘村的治贫脱贫“药方”:抢抓政策机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户施策,确保建档贫困户按期脱贫;加大土地流转,调整产业布局。
2018年,在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僚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部办公室翻新改造,为民服务大厅和党员活动室安装了气象预警信息LED电子显示屏,采购了全新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修通了6.2公里村主干水泥道路,僚塘村顺利退出贫困村,许春夏等63户贫困户靠自己努力和帮扶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扶贫路上,我们不言苦、不说累,不惧风雨,勇敢前行。今年,僚塘村将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一个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僚塘将呼之欲出。
踏踏实实搞种养 勤劳致富奔小康
致富之路——
脱贫者:许宏洲
早些年由于家中经济收入单一,老婆生病,又要供小孩读书,生活困难。2014年,通过自己申请、村评议小组评定我为贫困户。几年来,我坚持 “人穷志不穷”这一观念,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示范户的转变。
我2015年开始搞养殖和种植,主要是养牛、养鸡、养鱼。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经历过许多挫折,也打过退堂鼓。在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积极劝导下,我坚持了下来,决心一定要把种养殖办好。
被定为贫困户后,有些村民嘲笑我说什么都不用干,就等着政府给钱花。我听了不是滋味:自己有手有脚,国家扶贫政策好,产业扶持力度大,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摆脱贫穷面貌。为提高养殖技术,我积极参加种养殖培训,自己购买书籍在家学。扶贫工作队长蒋永辉和村干部常来给我鼓劲打气。2017年底我光荣脱贫,2018年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14900元。今年,我种了水稻15亩,养牛5头、养鸡150只,承包鱼塘3亩。如今,家中生活越来越好。2017年,我在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一幢2层、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小楼。此外,我还积极向其他贫困户宣传党的政策,现身说法,鼓励大家通过自己的勤劳,配合国家的扶持政策,破除“坐、等、要、靠”的观念,埋头苦干,早日过上富裕生活,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喜看变化
扶贫工作队进驻僚塘村以来,各项扶贫政策全部得到落实;村集体经济由原来每年不足2万元,发展到现在每年有10万元收入;七大工程全部落地,为村里办成十件实事,投入400多万元,全面完成村主干道和通组公路的硬化和提质改造;危房改造完成18户;11户29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投入10万元新修8口明井;投入20万元新修和改造山坪塘3口;投入30万元建成光伏发电站一个;投入170万元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实现光纤等通信设施全覆盖;新建村卫生室一个;投入200多万元,新建校舍900多平方米。
扶贫日志(2019年摘登)
1月24日 走访僚塘片罗玉梅、罗成应、罗迪、王允昌四户贫困户。他们是村里的重点户,为让他们过好年,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商议,在帮扶干部走访慰问的基础上,每户再安排500元扶助金。
2月18日 召开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会,镇里驻村联点干部也来了,商议2019年预脱贫对象名单和帮扶措施,初步确定2019年7户14人脱贫。
3月5日 对全村非贫困户“四类对象”摸底排查,全村29个组要一一排查到位,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户。
4月1日 村里三个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同时开展4月份的主题党日活动。作为第一书记,我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对支部党员所提的意见一一认领,大家对我提的意见主要是村里发展要多争取资金,要我多争资跑项。
4月18日 走访贫困户许国清、许国兵两户,查看房屋漏雨情况,上报镇建管站申请2019年危房改造。明天请假去长沙看望生病住院的儿子,由于忙工作,儿子住院,都没能陪在身边,感觉对不起儿子,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5月10日 参加全县农村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暨脱贫攻坚推进会,对2019年扶贫任务、帮扶措施和工作重点有了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