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研学旅行发展速度惊人
据了解,研学旅行属于旅游产品中的小板块,但近几年发展速度惊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年至2018年中国研学旅行人数分别为140万人次、200万人次、260万人次、340人次以及4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约为30.3%。
与之相应,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从2014年的约55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125亿元。目前,全国约有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1.2万家,其中包含旅行社、教育机构等多种类型。统计还显示,消费者在研学旅行开销方面,也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其中,2015年每人每次研学旅行的费用约为2500元,到2018年该数字已上升至3117元。
B
政策支持点燃市场激情
研学旅行快速发展也与政策密切相关。据了解,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公布,明确提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明确“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而在内容方面,强调“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随后,浙江、广东等省份进一步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2018年浙江出台《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同年,广东省教育厅联合12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提到在研学旅行的主要任务方面,要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逐步展开。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也是暑期研学旅行逐年火爆的重要因素。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约有1.2万家。
记者走访中还了解到,今年暑期研学旅行最热门的国内目的地,主要包括贵州、北京、湖南、河南、福建等具有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旅行目的地,行程天数基本集中在3-7天;随着国内高铁线网日益完善,具有快速、便捷、供应稳定等优势的高铁游,成为研学旅行出游方式的首选。
C
经济性教育性如何能两全?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研学旅行的商家服务太精准,这让人有些担忧。“我儿子的学校并没有组织研学旅行,但布置了相关作业,很快家长群里就有人发报团链接。”广州市的许女士说,链接中的研学内容与布置的作业完全契合。比如,行程中安排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超级工程》,前往博物馆、科学中心等地参观,这些都是暑期作业要求的。“这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希望从事研学旅行的公司能够更规范化,让家长放心,真的能够让孩子在游学中有所收获。”
家长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游而不学”就曾被多次曝光。据媒体报道,国内一家游学机构推出了近4万元的游学线路,却让学生入住赌城拉斯维加斯,有参团的学生吐槽,所谓的“名校课程体验”“名校师生交流”等,也就是互相自我介绍一下以及听对方讲讲校史。
据了解,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修学旅行,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与我国不同,在费用负担方面,日本公立小学、初中的研学旅行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且数额比重逐年增长。同时,学校还为出外的孩子投了高额的意外险,这让活动开展不必畏首畏尾。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