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天七夜,惊心动魄——
皎平渡口,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
金沙江皎平渡口
  皎平渡,因为1935年红军从这里渡过金沙江北上而闻名于世。

  今年秋天,这处在长征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历史遗迹,将随着乌东德水电站的下闸蓄水成为库区。但是,那场关乎红军命运的渡江传奇决不会湮没,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禄劝县的皎平渡口。

  3万多名红军,37个船工,6艘木船,7天7夜……这组数字勾勒出1935年5月红军在皎平渡的渡江过程。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在距此约180公里的寻甸县鲁口哨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为了迷惑敌人,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便兵分三路直插金沙江。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指挥下,中央红军3万多人利用6艘木船,在当地37位船工的帮助下昼夜渡江,从皎平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天险。待滇军刘正富旅追赶至江边时,红军早已渡毕毁船,直逼川康重镇会理。这是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胜利。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回望那惊心动魄的7个昼夜, 没有37名船工的奋力摆渡,就没有那场渡江的胜利。1935年5月2日子夜,红军渡江先遣队率先抵达皎平渡口,找到船工张朝寿,经过宣传教育,张朝寿答应找人帮助红军渡江。先遣队在渡口南岸用缴获的2艘木船渡过前卫连,消灭江北岸守敌,夺取了敌人的税卡厘金局。随后,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在北岸和上游鲁车渡找到敌方未烧毁的4艘船。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皎平渡渡江。

  站在皎平渡口,金沙江从脚下滔滔流过,两岸的群山层峦叠嶂,当年刘伯承指挥红军渡江时站过的那块石头还矗立在岸边。在江畔,当年参与渡江船工的徒弟毛洪银向记者讲起了80多年前师傅们经历的壮举。

  “在红军来的几天前,大家就知道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经过,但不知道是好是坏,把这些船全部藏起来。红军当时找到张朝寿把情况一讲,他心里面就觉得很高兴,马上就把这附近会划船的人都叫来了。这些船工都是穷苦人,红军对他们很客气,很关照他们。红军说,因为时间紧,要用最快的速度渡江。他们认真地把人组织起来,人下来休息,但船不能停,靠岸就回,心里想的就是‘赶紧渡,赶紧渡,快把红军渡过去’。”

  刘伯承曾这样评价红军渡过金沙江的意义:“从此,我军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当年37名船工奋战七天七夜,打破了“金沙自古不夜渡”的规矩,他们冒死在暗流涌动、惊涛骇浪的江面上连夜摆渡,想的是“快把红军渡过去”。英雄的人民,共创英雄的历史!

  据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介绍,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禄劝,除了在皎平渡参与渡江的37名船工外,给红军带过路和帮助过红军的当地群众,史料中明确记载有名字的就有135人。长征路上,无数个夜渡的船工,无数个带路的向导,无数不知名姓的老乡,帮助工农红军、中国革命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条希望的路、新生的路。

  如今,皎平渡面临新的变化。皎平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林说:“乌东德水电站要下闸蓄水,蓄水位高程是975米,而这里的海拔是800多米,皎平渡将成为库区。这涉及川滇两省的移民搬迁。虽然故土难离,村民们还是通情达理。现在所有协议已经全部签完,就要开始搬迁了。”

  立于滔滔金沙江,记者感慨:无论是80多年前还是今天,共产党人都在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作贡献!

  距37名船工帮助红军渡过金沙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80多年,当年的皎平渡口也因为水电站建设即将消失。但是,人民对历史的贡献不会被忘记,关于皎平渡的红色记忆永远不会消失。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皎平渡口,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
2019华侨城文化旅游节邀您共奏中部欢乐曲 中部分会场燃情启幕 南昌玛雅乐园盛大开园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皎平渡口,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 2019-07-25 2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