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晚上十一点了,隔壁单元楼上的钢琴还在叮叮咚咚地响着……琴声不轻不重,不远不近,曲调虽不很连贯,却也不疾不缓,像一个人在走长路,步调一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这样的琴声听久了,就觉得日子里似有一股清泉,在细水长流地日夜叮咚着。
琴声每天出现的时间非常规律,一天三次,第一次是清晨七点开始,时间持续半小时。第二次是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左右。第三次通常十点开始,至十一点停止。我不知弹琴者为何人,她(他)弹琴是为了考级还是纯粹出于爱好。每天早上,我在这泉水叮咚般的琴声里起床、如厕、洗脸刷牙。中午躺在床上听着断断续续的琴声午休。晚上在书房,伴着忽远忽近的琴音,我安静地读着自己喜欢的文字。不知不觉中,这琴声,竟成了我生活里的一部分。我从心里深深敬佩弹琴者的勤奋和持之以恒,这琴声同时也激励并提醒着我惜时,读书,好好生活。
在晚上的琴声响起之前,还有一种声音也是我熟识的。那是六楼的双胞胎男孩在吹萨克斯。我听到的第一声萨克斯是他们刚上一年级时。呜~,哇~,萨克斯像才开口学说话的孩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往出蹦。这样“蹦”了有半年吧,我听得枯燥费劲时,就想,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完整地吹出那支有着淡淡忧伤的名叫《回家》的曲子呀?
这家人除了祖孙三代,还有一个小成员——一只名叫“妞妞”的小白狗。“妞妞”在兄弟俩上幼儿园时就来了,那时候,小区里时常可见“他们仨”跑跳玩乐的情景。
听兄弟俩吹萨克斯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每当萨克斯呜哇呜哇地响起来时,“妞妞”就发出小狼一般高亢而悠长的叫唤声,叫声似兴奋似慵懒,夹杂在萨克斯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曲调里,像合唱队里混进了一个不会唱歌的人,跟不上节拍还非要唱。萨克斯响,它就叫,萨克斯停,它也停。每次一听见它抒情般的长啸声,我就忍不住嘴角上翘,有时甚至会放下手里的书,从耳朵里尽量剔除萨克斯的声音,而只专心聆听“妞妞”的“伴唱”。真不可思议,我原以为只有人喜欢音乐,原来动物也喜欢。这“妞妞”每天听着兄弟俩吹萨克斯,会不会觉得原来生活很美好,活着很幸福呢?
小兄弟俩渐渐长大了。我简直是一边听着萨克斯声,一边看着他们俩成长,一天天长高,一天天长壮,脸蛋红扑扑,额头汗津津,眼睛又黑又亮,上楼梯脚步咚咚咚又快又有力。每次在楼门前相遇,兄弟俩总抢着开门,拉开铁门转身往门上一靠说:“阿姨您先上!”我突然惊觉,他们居然马上要小学毕业了。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听,兄弟俩又开始吹萨克斯了。他们早已能吹出好几首完整的曲子了。
好久都没听到“妞妞”的“伴唱”了。在小区碰见孩子们的奶奶,她说,老喽!老喽!你看都走不动了。顺着她的目光,我看见“妞妞”吐着舌头,无精打采地跟在奶奶身后慢吞吞地走着,仿佛没听见奶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