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艺术的路上,我也走过弯路,直到北京进修五载,才明道若味。坚定涵养书艺、抱朴守真、形质顿珠、骨法洞达,文墨济美。坚守传承“六法”“六艺”“八端”“九思”。坚决正身履道、耕心种德、染翰修身、伸纸行墨、游艺求法,跪下来学古人,站起来写自己。故倡导书法艺术要讲:“三美”。
一、用笔美,精美出于挥毫。
笔法是核心根本大法。用笔用锋,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凡书者,当掌握了提笔,顿笔,蹲笔,驻笔,衄笔,挫笔,抢笔,转笔,折笔九种以上用笔技法,才能有底气谈书法。掌握锋变,捻笔使转,中锋取雄,侧锋取媚,是书写技巧一种很重要的密码。特别关注“发力点”位置与方向、角度与尺度和线中端“涩”“留”的变化,摆脱俗气和瘴气。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 笔法“四要素”缺一不可:“力感”“重感”“味厚”“质感”。同是一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逢二必异,逢三必化,凡同必变。“八面出锋”的精明与高明之处就是将很多动作留在空中,跌宕多姿,富有变化,妍美生动。
二、结字美,书当造乎自然。
结字因时相传,因时变通。在于字法形态构成,零配件组合,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要使书法打动人心,字内功夫,字外功夫,文字功夫,笔笔有由来,字字有出处,行行有活法。“造字眼”是一个好的书法家能力的表现。换言之,结字不讲究的不算书法。
三、章法美,巧妙在于布白。
章法通达,运实为虚,实处俱灵,断处俱续,笔断意连,讲的是整幅作品“统一、变化、济美”。字距、行距以及字的大小错落,天地留白,“边角余料”, 大字难以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黑白关系和气息运动,视觉冲击是特定的章法妙用。
1.懂得留白。知白守黑,疏密有致,虚实变化是章法中关键的巧趣妙用,重中之重的审美标准。
2.阴阳和谐。阴阳是书法的基本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护书法整体和谐。“阳刚、阴柔、刚柔相济”是书法艺术的三种境界的融合。智圆行方,明阴洞阳,“意、法、气、形、神、韵”联系在一起构成中国书法艺术辩证法。
3.神采为上。要想写出神采,笔者心也,书者营也,墨者意也,文约理赡,尝试九种方法:大小长短,平正欹侧,减省连接,收放神缩,疏密匀豁,开合向背,避让有就,参差错落,凡同则变。总之,正确把握“文、款、印、黑 、白、红”的审美规律,遵道守法,方得气韵生动。
艺海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