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课间十分钟” 热闹起来
热点发声
  ➡

  据报道,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1.悄无声息的安静,可以让人感到安宁,也可能让人不安,“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就属于后者。试想,一所学校,有着百千个天性好动的孩子,连课间十分钟都鸦雀无声,多么违和、何其不合常理!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研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注意力集中时间有差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四十分钟已是注意力集中的极限值,一节课时长不能超过这个数值。课间十分钟则是孩子们恢复体力、视力、注意力必需的时间,适当的活动可以加快恢复过程,而安静状态显然达不到期望值。体力、视力得不到适当恢复,长此以往,伤害的就是孩子身体。

  学校也许出于学生安全考虑,担心孩子在活动中受伤,或许还有一点点“私心”,害怕负责任。但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剥夺孩子课间十分钟自由活动的权利都是不妥的,必须纠正。

  ——评论员   连海平

  2.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安静的课间十分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处于久坐状态,对孩子脊椎、颈肩都不好,甚至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喊腰疼。缺乏户外活动也是诱发近视的重要原因,很多小学生因此纷纷戴上了眼镜。课间十分钟不能自由活动,这种一直紧绷的状态会让孩子感到很疲惫,并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听课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经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变“笨”了。还有,看似“无用”的玩耍,其实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玩耍中学习与人交往,感受集体和团结的力量等。

  ——评论员   胡欣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让“课间十分钟” 热闹起来
总决赛从平局开始更精彩
尊老爱老并非“法不责老”
说道说道
老人更应懂得自爱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让“课间十分钟” 热闹起来 2019-06-04 2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