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面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佳护士”李文静:~~~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佳护士”李文静:
青春在责任、爱心、奉献中闪光
■本报记者 刘 臻 通 讯 员 管华林 罗 琼 李文静是一名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2009年参加工作,如今她已经走过护理生涯的第10个年头。在这10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先后任护士、护理组长和专科护士,她严谨务实,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对病人处处体现关怀、体贴与爱护。对技术,她时刻铭记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创新,努力进取。 2013年她成为第一批专科护士培养对象,在湘雅学习3个月以优秀的成绩载誉归来。由于工作出色,她连续多年在医院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多次荣获“优秀团员”“革新能手”等称号。 责任,激励前行的力量 自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踏实做事,工作一丝不苟,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便成为了李文静的人格标签。面对ICU日常繁重的护理工作,她经常加班加点,却从不抱怨,从不退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科里有需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2017年11月28日,当天是李文静休息,已经预约好要带儿子去打预防针。在路上就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文静,科室又进了几个重病号,实在忙不过来了。你能来上个8-20吗?”她想也没想,一口答应,放下儿子,和丈夫交代了两句打针的注意事项,便匆匆地赶到科室加班。 类似这样的紧急加班远不止一次。“家人时常都会调侃我,‘你就这么重要么?还非你不可了啊?’我也只能解释,在医院上班,即使是休息,也不能高枕无忧的。万一有突发状况,人手不足,每个休息的同事都有可能会被喊去加班。再说了,在科室上班本就是互帮互助。”李文静坦言,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的精神。即便偶尔会因为不能陪伴家人而觉得遗憾,但是当患者病情好转,脱离生命危险时,那种成就感、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精湛,彰显了救死扶伤的崇高 ICU的护士就像医院的“全能冠军”,需要掌握各专科知识与抢救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项仪器,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病情变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的生命。 李文静坦言,虽然经过了护理本科专业4年系统的学习,但在初入ICU时,对于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心里还是有点怵,于是她下了一番决心,一定要学习再学习。于是,她在工作中随时做笔记,下班后继续看相关培训资料。仪器使用流程记不住的,就一笔一笔地画出来;药物的药理作用不清楚,就把科室常用药物的说明书收集起来,按照心血管系统类、呼吸系统类、消化道系统类等归类成册,以便翻阅;抢救记录不会写的,就先写草稿,请老师们指正后再写到护理记录中去。 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的业务学习,主动去外院学习先进的ICU知识和理念。2013年6月在湘雅二院参加专科护士培训,随后在湘雅三院重症医学科学习两个月,学习结束后,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证。 在此基础上,她还不断增加自己的科研创新意识,努力钻研新护理技术,曾发表论文多篇。2018年主持的《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已获得市级科研立项。 “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进行多项护理技术革新尝试,如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为预防VAP,常规需要将床头抬高30°,但是不知道要如何测量床头的高度。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带头自制了一个床头量角器,不管是30°,还是45°,都能准确的测量出来。这不仅解决了同事们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更有助于实现精准医疗。”李文静说道。这项革新还在2014年护理技术革新项目中获得院内一等奖。 每当科室推行新的技术时,李文静都勇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6年3月,护士长准备开展徒手留置鼻肠管这项新技术。她毛遂自荐,当时徒手留置鼻肠管没有操作标准、没有护理常规,她就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下载操作视频,并多次参加鼻肠管相关知识的培训,最终制定出操作标准和护理常规。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她就开始大胆尝试。恰好科室收治的一位老年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现有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时易胃潴留,营养始终达不到目标值,在医生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她成功完成了科室的首例徒手留置鼻肠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并尝试新的方法,完成了多例徒手留置鼻肠管技术,不仅为患者节省了费用,也搭建了危重患者生命营养通道。 爱心,铸就白衣天使的魅力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这句大学时老师经常挂在嘴边告诫我们的话,ICU的工作中,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李文静说道。 记得2018年新年,科室收治了一名88岁的冠心病患者。爷爷家人很忙,亲情也比较淡漠,入科当晚送了一点点米饭。第二天早上八点,交接班了,爷爷的早餐依旧没有送过来。接班后,她主动问爷爷:“您肚子饿不饿啊?平时什么时候吃早餐啊?”爷爷说饿了,想先吃点剩饭垫垫肚子。但她打开饭盒一看,米饭很干,只有一块腊鱼。在微波炉加热后,饭菜不就更硬了么,难吃不说,老爷爷也难以下咽和消化。于是她将自己准备的午餐——八宝粥送给了爷爷,爷爷觉得不好意思,忙说:“不用。”可她只是笑笑,打开八宝粥就喂给爷爷吃。爷爷最终还是吃了,吃完拉着她的手说:“姑娘,真是谢谢你了,这么照顾我,我的家人都比不得你上心。” 其实,像这样照顾患者,时刻挂记他们的吃喝拉撒,在ICU对李文静来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就是这样习以为常的举动,却深深感动了患者,温暖了他们的心,让他们觉得ICU不是一个冰冷恐惧的地方,而是一个很有人情味、很温暖的地方。 就这样,李文静用10年的青春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称号,塑造了没有翅膀的天使形象。付出终究会有回报,患者感激她,铭记她,全体护士尊敬和拥护她,不仅因为她为护理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因为她有深厚的护理功底、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因为她那种能够给人以强烈感染的工作魅力和为护理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守护生命,我的青春会在汗水中闪光。 李文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青春在责任、爱心、奉献中闪光
衡阳晚报版面九A09青春在责任、爱心、奉献中闪光 2019-05-20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