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失眠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同龄男性的1.5~2倍。”专家介绍,不同研究都显示一致性结果,即尽管所有年龄的女性失眠发病率均高于男性,但40岁以后女性失眠症状逐渐增加,在50—55岁期间的女性中、重度失眠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约25%~50%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患有慢性失眠。
更年期又称为围绝经期,多发生于45—55岁,一般历时10~15年,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绝经是其重要标志。影响更年期女性睡眠的因素包括年龄、卵巢激素分泌紊乱和(或)伴随的躯体不适(比如潮热、盗汗、心悸)及情绪障碍等。专家表示,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并逐渐降低,增加了负性情绪敏感性,成为诱发情绪障碍和失眠的主要生理因素。
另外,女性感情细腻且较脆弱、多思多虑,随着年龄增大抗压能力减退,各种压力易导致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专家介绍,更年期女性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比如说凌晨三四时就醒来了)、浅睡易醒,或者长时间觉醒、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睡眠时间、质量和效率明显下降;严重者可能彻夜不眠,白天疲劳和焦虑感明显。
失眠会影响患者白天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疲劳、积极性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和情绪低落等。如果出现睡眠问题不重视、不及早就医干预,也常让这些女性在后期面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痴呆、中风等。专家特别提醒,女性随着年龄增大,抗压能力减退,失眠对其伤害更大,更易导致认知损害。
更年期女性更应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晚上定时上床休息,早上定时下床,不睡懒觉,白天不要因为睡眠不足而刻意补充睡眠;要尽可能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环境应尽可能温暖、舒适、黑暗、安静。晚餐不要吃得过饱,在晚上睡觉之前尽量不要饮用含有兴奋作用的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精等,有失眠困扰的人建议中餐后就不要饮用此类饮品;建议养成睡前放松的习惯如按摩、静坐等,对睡眠会有所帮助。
更年期女性朋友要学会调整心态,调节生活和作息,重新规划生活,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压力;可多参加放松的练习或者冥想、瑜伽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需要提醒的是,当失眠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求助专科医生,从根源上找到失眠的原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改善睡眠的相关药物,并辅助进行认知心理治疗,或音乐治疗、中医物理治疗等。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