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敬畏法帖 与古为徒
书法 ■雷激扬
书法 ■志忠
书法对联 ■陈伯槐
书法 ■欧阳立英
孔雀图 ■诗龙
  书法  ■郭旭中

  王永智

  我于2009年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工作室学习至今,先后师从张继、刘文华、崔胜辉三位老师。十年学书之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书无捷径,只有学传统、走正道、锲而不舍,以帖为师、与古为徒,才是学书之本。为此要:

  一、敬畏法帖。书法与写字的本质区别在于,书法是有法度、有规则的书写,而法度备于前贤法帖之中。纵观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法帖,无一不是成就历代书家的临池范本。30年临池不下楼的智永、毛笔写穿木板的怀素,绝非个别。正是这些巨匠和大师们用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反复实践所创造的艺术珍品,成了我们今天学书的极好范本,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不敬畏。

  二、情倾碑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书亦如此。碑帖上的字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个字的举手投足,每个笔画一颦一笑,都能令人陶醉。只有走近它、用心感触,用情感受,才能悟到精妙所在。要“为伊消的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几十年如一日,视碑帖为师为友,朝夕相伴,无怨无悔,则碑帖的心扉,必将为我们敞开。

  三、解读古帖。对此,我体会有三:首先,要了解它的传承出处、历史地位、精神风貌、文字内容等情况。许多碑帖中的文字内容也是值得一读的,如孙过庭《书谱》中的学书“三个阶段”、创作“五合五乖”,至今仍被后人推崇。其次,要分析字帖的风格特征,运笔特征、结体特征、章法特征等。学习汉碑,要将主要的碑帖逐一进行比对分析,《曹全碑》秀美飘逸,中收外放,典型的蚕头燕尾;《礼器碑》清劲秀雅,中放外收,燕尾突出,等等;第三,在章法上要注重找出规律性;字法上要注重对字形的把握和对神韵的理解;笔法上要关注起、行、收三个重点环节。通过解读法帖,将其铭记于心,化古为我。

  四、勤临范帖。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书家终生的必修课。王铎认为“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帖之要贵在久恒,非一日之功,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作品,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学书之人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心静如水,淡泊名利,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把临帖当成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坚持精、准、纯、熟的目标,通过长期临帖的积累和领悟,从容入帖、自如出帖,顺利实现从临摹到创作的成功转换。     

  (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原衡阳市审计局局长)

  艺海观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敬畏法帖 与古为徒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敬畏法帖 与古为徒 2019-03-23 2 2019年03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