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将发生深刻变革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形成终端先行、频道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应用初步兴起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产业发展中也存在内容应用标准不一致、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匮乏、产业协同发展不够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把握战略机遇期,强化产业顶层规划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分阶段明确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为更好地引导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分2020年和2022年两个阶段提出了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4K摄像机、监视器、切换台等采编播专用设备形成产业化能力;符合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建立较为完善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标准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开办4K频道,不少于5个省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平台开展4K直播频道传输业务和点播业务,实现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超过1万小时/年;4K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1亿;在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基于超高清视频的应用示范。
到2022年,CMOS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专业视频处理芯片、编解码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取得突破,8K前端核心设备形成产业化能力;符合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要求的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4K频道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监测监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实现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超过3万小时/年,开展北京冬奥会赛事节目8K制播试验;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在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领域实现超高清视频的规模化应用。
从6大方面提出 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从6大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重点任务: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的开发和量产;推动重点产品产业化,加大关键制播设备研发力度;提升网络传输能力,探索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持续推进4K超高清电视内容建设,创新内容生产;加快行业创新应用;加强支撑服务保障。
《行动计划》将“加快超高清视频在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推动超高清电视直播频道建设”,“支持建设4K影院”,“丰富超高清电视节目有效供给、建设超高清电视内容集成平台”等举措。
到2022年 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5G技术对超高清视频内容传播起到关键作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也将推动5G网络建设加快部署。
《行动计划》提出,要发展高速光纤传输与接入、大容量路由交换、5G通信、SDN/NFV(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网络设备与软件系统,推进有线网络IP化、光纤化进程。要探索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
除了传输网络,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还需要在关键零部件方面进行突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CMOS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专业视频处理芯片、编解码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取得突破,8K前端核心设备形成产业化能力;支持面向超高清视频的SoC核心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编解码芯片、存储芯片、图像传感器、新型显示器件等的开发和量产,加强4K/8K显示面板创新,发展高精密光学镜头等关键配套器件等。
超高清开启大市场 哪些产业迎利好?
链接:
1.广播电视领域;2.文教娱乐领域;
3.安防监控领域;4.医疗健康领域;
5.智能交通领域;6.工业制造领域。
综合新华网消息